悔改从心开始

刘瑞山
主日证道

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路加福音19:1-10节

证道文字:

今天分享的经文是路加福音19章1-10节:“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经文,是一个极其温暖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有一个人叫撒该,他是税吏长,是财主,他与主耶稣相遇,从此以后,撒该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他蒙恩得救成为主的孩子。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享这段经文。

第一,撒该的寻求是卑微者对光的渴慕。

经文说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这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耶利哥。关于耶利哥城,主耶稣曾讲过,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时遇到了强盗,被打得半死,说明耶利哥是个盗贼经常出没的地方,是一个不太平安的地方(参路10:30)。我们常讲“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强盗、充满抢夺的地方,主耶稣和他的门徒应该远离才对,但主耶稣却进了耶利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让我们看到主耶稣的勇敢。还有一次,主耶稣让门徒将船渡到湖的另一边去,湖上起了风浪,门徒都以为要丧命了,但主耶稣定意要去解救一个被巫鬼附着的人(参路8:22-39)。主耶稣的生命里体现出勇敢慈悲的特质。

“正经过的时候”,说的是机遇和时间。谁把握住了时间和机遇呢?撒该。圣经里说他是税吏长,又是财主。税吏长是税吏中的管理者,为罗马帝国效命。税吏是一个肥差,在收税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通过讹诈等一些不正当的方法,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撒该是一个有地位、有金钱又富贵的人。按现代人的观念,他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但圣经中说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我们知道,每一个到耶稣面前来的人都是有需求的。比如,血漏的妇人来到耶稣面前想得医治(参可5:25-34),大麻风的病人来到耶稣面前想得洁净(参太8:2-4)。

那么,撒该到耶稣面前想得什么?生活中他什么都不缺,他需要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看经文。撒该要看耶稣并不顺利,因为人很多。耶稣无论到哪里去都有许多人追随他、围着他,这应该也是撒该要看耶稣是怎样一个人的原因之一。我们常提到一个词“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影响力越大,跟随的人越多。主耶稣绝对是最伟大的领导者,有很多人拥着他、围着他、跟随他。但与撒该这个有钱人相比,主耶稣连放枕头的地方都没有(参路9:58)。一个有钱人为什么要看一个没钱的人?一个没钱的人怎样影响了一个有钱的人?是什么吸引了撒该?

经文说撒该要看耶稣,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撒该个子不高是他的缺陷,但有一点是别人比不了的,就是头脑,他头脑聪明,有三点可以说明他的聪明之处。一是在耶稣正经过的时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二是他往前头跑,不往后头跑,因为他知道耶稣必从那里经过。这叫预先研判,懂得未雨绸缪,懂得做计划,提前做安排。生活中成功的人都有提前做准备的特点。三是撒该爬到桑树上,这叫借势。自己个子矮,但可以借桑树之势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什么事自己办不到,但可以通过别人办到,这也是聪明之处。这是撒该成为财主、税吏长的主要原因。

撒该行动的背后表达出他内心对主耶稣的渴慕。主耶稣说,“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他开门。”(参太7:7)“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撒该一句话也没有讲,但通过行动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对主的渴望之情。

第二,耶稣的俯就。

撒该是寻求,主耶稣是俯就。主耶稣是尊贵之王,万物之主,万王之王,他这次来耶利哥就是为撒该而来。虽然我们不知道耶利哥城具体有多少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耶稣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撒该。当耶稣抬头看见撒该时,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先前主耶稣和撒该没有交集,但主耶稣一见面就知道他的名字。好奇妙啊!被人记得名字是开心的。估计在座的弟兄姊妹没有几个人见过我,即使见过我,也未必知道我的名字。假如说有一个弟兄姊妹见到我以后脱口而出我的名字,我会很开心的。据说拿破仑就有这个本事,他对每个士兵都了如指掌,能够瞬间叫出某一个士兵的名字,这说明他对士兵很看重,而士兵也会因为被统帅记得而觉得荣耀。主耶稣叫撒该快下来。意思是说,“你不是想看看我吗?我让你看个够,看个明白,不要远远地观望,不要眺望,你要过来近距离地接触我”。耶稣说,“快下来,此时此刻我就要和你在一起,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主耶稣一般不是一个人出门,他传道的时候,往往会带着使徒同行。主耶稣在撒该家住宿的时候,恐怕这些人也都需要住。能住得下吗?撒该没有考虑这些,他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一点儿也不拖拉。

刚刚的问题还没有答案,撒该到底需要什么?他不缺钱,不缺地位,但他是一个孤独的人,因为后面的经文提到当主耶稣到他家里面去住宿时,众人私下议论说,主耶稣竟然到罪人家里去住。今天,如果我们把某个人当坏人看,我们很大概率会和他划清界限,不和他来往,免得他影响我们。所以,一些人也许富贵,但他内心孤独;或许有很多人围着他,但没人从心里真正尊重他;或许有人嘘寒问暖,但未必真正关心他。撒该的内心深处就是孤独的,在整个犹太社会中,他被人歧视,被人议论、瞧不起,甚至把他排除在亚伯拉罕的子孙以外。

大家试想撒该有朋友吗?真正的朋友是敢把真心话告诉他,而他能够理解你,倾听你,无论你是在高位也好,在卑微之处也罢,他都能够接纳你。我们常说,人生得两三知己足矣,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有那么几个真朋友就够了。但生活中有的人可能就真的没有朋友。比如你缺钱的时候能够向谁开口?当你需要借钱的时候,往往能够考验出你到底有几个真朋友。当你遇到特别难受的事情时,你能向谁倾诉?谁能理解你?谁真心实意地为你好?相反,有的人还可能会使你受更大的创伤。

比如约伯的三个朋友,当他在苦难中时,他们的话如同刀子一样,让他更加难受。而主耶稣对撒该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说明他把撒该当朋友看待和接纳,而且还是公开表示他愿意和撒该当朋友。公开和私下不一样。有的人愿意私下和你交往,但不愿意公开,因为有所顾虑。比如尼哥底母夜里来找耶稣,他就有顾虑,因为他是犹太人的官(参约3:1-20)。所以当主耶稣公开讲“我今天住撒该家”的时候,等于把撒该当亲人看待,当朋友看待,当知心人看待,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撒该的表现是欢欢喜喜,说明他心“开”了。我在教会里服侍20多年了,当看到基督徒的面容时,就知道他是否还在罪的捆绑之中。我们的模样、表现能体现内在的光景。撒该欢欢喜喜,他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改变。当主耶稣一看到撒该的时候,他就得救了。主耶稣已经感受到撒该的心思意念,他的渴慕主都知道。就像那个患血漏的妇人一样,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讲,但她的信心达到了主的面前。主耶稣和撒该讲话时,他的生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今天证道的题目是什么?悔改从心开始。心很重要,人一生的果效从心发出(参箴4:23),心开了,你脸上也就开了,所有的行为也就开了。

第三,撒该的悔改。

在主耶稣面前,撒该站着说,“我愿意将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不知道撒该到底有多少钱,但一张口,一半的钱就捐了。大家知道撒该是财主,财主视财如命,以财为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挣钱。现在撒该一句话,一半的资产就没了。过去的时候他为财富而活,是财富的奴隶;现在他愿意把财富奉献给穷人,拿来周济穷人,他把钱财当成了祝福别人的工具。这是思想认知的改变,说明他对金钱有了重新的认识。很奇妙,撒该马上就改变了。神的圣灵在里面运行,人就会发生改变。

撒该又说,“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因为律法里面说,若有人偷了一只羊,就要还失主四只羊(参出22:1)。撒该表示,他把所有的一半给了穷人,还剩下一半,现在他悔改了,那些曾经被他伤害过、讹诈过的人都可以来找他,他愿意四倍地偿还。有一个做商人的弟兄读到这段经文说他接受不了:撒该捐了一半,又说还别人四倍,有没有可能最后一无所有?非常有可能!讹诈了一千,还四千。讹诈了一万,还四万。最终撒该可能一无所有,但他宁可丧失所有的财富,甚至背负债务,也愿意以得到耶稣为满足。并且他有决心与过去的自己划清界线,对曾经犯的罪行进行偿还,有悔改的行动。

今年是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什么要纪念?因为日本侵华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军国主义者没有悔改,甚至还有蠢蠢欲动的可能。所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实际上我们是反对军国主义者,不能让历史重演,我们要警惕那些人再次伤害我们。德国总理曾经在波兰、在犹太人被害的墓碑前下跪,所以全世界的人对德国就有另外一种观感,觉得他们有悔改。虽然曾经犯过不可饶恕的罪,但是总理也好,后期整个德国也好,都在努力地重新表明他们是一个向往和平的民族,不让纳粹那些坏的想法复燃。

悔改不仅是心理上悔改,也需要行动。主耶稣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参太3:2)。在主的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过失。只要我们愿意悔改,我们在基督里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参林后5:17)。只要我们悔改,神就肯饶恕我们,赦免我们。但是当我们读马太福音的时候,也发现主耶稣曾经斥责过哥拉汛、迦百农、伯赛大的人,因为这些地方的人终不悔改,虽然听了很多道,虽然看了很多神迹,但是他们没有入心,没有悔改,所以他们要受更重的责备(参路10:13)。

撒该不一样,他有了悔改之心,也有了悔改的行动。主耶稣对撒该非常满意,感慨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主耶稣为这个家高兴,得拯救的不仅是撒该,还有他一家的人。以前被排斥的不仅是撒该,是整个家庭,今天撒该蒙恩了,要重新回归社会,重新被自己的民族接纳。做过坏事不要紧,只要悔改,神给你希望。主耶稣说“人子来,为了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这句话道出主耶稣的心声。主耶稣看重每一个人的蒙恩,看重每一个人的得救。主耶稣曾讲,一个人有一百只羊,丢了一只,他不以那九十九只为满足,到处寻找丢失的那一只,找到以后欢喜快乐,请人吃饭(参路15:1-7)。说明主耶稣虽然有那么多的跟随者,但还是不满足,他希望每一个人都回归到他的名下。

今天我们也要把福音传给更多有需要的人,这才能让主耶稣的心得到满足。盼望今天的分享能够长存在每一位肢体的心里。我们要相信神是爱我们的,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光景里,无论我们曾经如何,只要我们悔改归向他,他都愿意接纳我们。愿主坚定我们的信心,赐给我们力量和平安,在以后的日子为主做更美好的见证。阿们!

    文章信息

    作者: 刘瑞山
    时间:2025年8月24日
    分类:主日证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