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马太福音太5:6
证道文字:
今天分享的是马太福音5章6节的经文。经文非常短,只有一句话:“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什么样的人有福了呢?饥渴慕义的人,如饥似渴地羡慕公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一、什么是义
这个句子中饥渴慕义的“义”字是核心。我们只有饥渴慕义,才是有福的人。因着我们信,饥渴慕义,神就让我们能够得到饱足,使我们在“义”上得的充充满满、丰丰盛盛。
“义”到底包含什么内容?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犹太人是怎样看待“义”的。马太福音第6章介绍了犹太人对“义人”的标准。犹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做这三件事就是义人。第一是施舍,第二是祷告,第三是禁食。犹太律法也有这样的要求。
可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我们所相信的那位舍弃了高天的宝座,来到世上的主耶稣,他对一切相信他、跟随他的人,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1.行善的标准
主耶稣藉着马太福音第6章告诉我们,“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太6:1)主耶稣基督说的“你们”是谁呢?就是“我们”,这群相信耶稣基督是永生神儿子的人,这群跟随耶稣基督的人。今天许多人行善事,敲锣打鼓,生怕别人不知晓,上电视、上新闻、上网络、上报刊。耶稣基督说,“你们行善的时候,不可以叫别人知道,更不可以行在别人的面前,故意叫别人看见”。这是耶稣基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施舍的时候应当行出的样子。
2.祷告的标准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5-6)这是基督耶稣对祷告的要求和标准。耶稣基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要像法利赛人那样祷告”。法利赛人怎么祷告?站在会堂里,站在十字路口,在那个地方祷告给别人看。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进到你的家里,在内室关上门,在那里祷告”。
3.禁食的标准
“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16-18)耶稣基督说,“你在禁食的时候也不可叫别人看出你是在禁食的”。
4.因信称义
“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10:4)若是犹太人要想成为义人,他们的标准是三条:施舍、祷告、禁食。我们基督徒不单要施舍、祷告、禁食,还要相信耶稣是神的爱子,信他得永生。律法的总纲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6:5)。这是诫命中最大的一条。要相信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这就算为我们的义了。
二、如何得到义
经文用饥和渴来形容义的来之不易。现如今,我们若渴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可以喝,若饿了打开冰箱热一热食物就可以吃。但是在耶稣、彼得、保罗那个时代,饥和渴是人生最大的挑战。受逼迫可能一生有几次,但是忍饥挨饿却是常常发生的事。彼得经历过打鱼打了一宿也一无所获的时候。饥饿也是保罗圣工中的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2)“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8:35)所以在彼得、保罗、耶稣那个时代,肚腹能够得到满足是生命中非常大的挑战。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从这句话来看,“义”是否易于得到呢?不容易得到。“义”需要我们付上劳苦的代价,需要我们付上忍饥挨饿的代价,需要付上生死的代价!
1.为什么我们要如饥似渴才能得到义呢
因为我们与神的关系还不够紧密。无论我们怎么祷告,无论我们怎样效法耶稣基督施舍,无论我们怎样禁食,我们与神的关系都不够紧密,跟神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是罪人,我们是罪人中的罪魁,所以我们才要饥渴慕义。
这个“饥渴慕义”是连贯性动词,意为要不断地追求,不断地作成得救的工夫。“耶稣进了耶利哥,正经过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作税吏长,是个财主。他要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见。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要看耶稣,因为耶稣必从那里经过。耶稣到了那里,抬头一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路19:1-6)撒该为什么要上树呢?因为他身量矮,但这是不是根本原因呢?不是,他爬树的根本原因是圣灵感动他,让他认识到自己得救与得救的工夫还有距离,与神的关系还不够紧密。“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8)他觉得自己常被罪所捆绑,常陷在罪恶当中。所以他想要耶稣,听说耶稣从这里经过,他就饥渴慕义。
“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约3:1-2)法利赛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他们对旧约圣经相当熟悉,很多人能将旧约圣经背下来。穿着打扮跟别人不一样,要显明他们是法利赛人。圣经说尼哥底母不但是法利赛人,还是犹太人的官。为什么他要夜间来见耶稣呢?白天不敢,怕被其他的法利赛人看到。尼哥底母夜里来见耶稣做什么呢?因为他对犹太教所教导的与神建立的关系不满意,所以他冒着被别人发现的危险来见耶稣。他来到耶稣基督那里,就跟耶稣基督谈论重生的道、得永生的道。
这两个人,一个是财主税吏撒该、一个是法利赛人尼哥底母,一个上到树上要见耶稣,一个夜里来见耶稣。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对自己属灵的生命不满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与神的要求还是有差距,所以他们饥渴慕义。当他们饥渴慕义的时候,他们就得见耶稣基督。
2.竭力追求
保罗是我们信心的榜样,他经历了许多的熬练,许多的苦难,他坚信耶稣基督,以至于死,把自己摆上。即便是耶稣基督特别的选召、特别喜爱的使徒,保罗对自己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也是不满意的,他曾经这样说:“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3:10-11)保罗说什么?“我要与基督一同受苦,我要效法他的死”。为什么?因为他对自己和耶稣基督之间的紧密的关系仍然不满意,还在追求,还要做得圣、成圣的工夫——要和基督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42:1)大卫年少时神与他同在,使他能够杀死巨人歌利亚;在他青年时神又保守他免遭扫罗的追杀;在他做君王时,神使他常常胜过仇敌。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觉得自己和神的关系还不够,还要追求。
同样是追求,世上的很多君王、世人及魔鬼撒但的追求,与我们的追求是不一样的。他们追求什么呢?他们追求“一切都不如我的高处”,显出自我威严的荣耀,贪恋今生的世界。
“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赛14:13-15)这就是魔鬼撒但的追求,有雄心壮志,要使自己像至高者一般。
尼布甲尼撒王追求什么?“他说:‘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吗?’”(但4:30)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有丰功伟绩,统一了许多地方,成就了帝国——巴比伦国。他自己说做这一切只为了满足一件事,要显他自己威严的荣耀。
“你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独有路加在我这里。”(提后4:9-11)底马原是跟随保罗传道的人,因为贪恋这个世界就离开了保罗。现今的世界有什么?“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约壹2:16)
我们基督徒跟世人追求的不一样,要追求成为一个义人。我们要施舍,我们要祷告,我们要禁食,我们要追求成为神的儿女,我们追求成为一个义人。
“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称呼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从那里往前走,又看见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他兄弟约翰,同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在船上补网,耶稣就招呼他们。他们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太4:18-22)
主耶稣呼召门徒,门徒的反应是舍了船,别了父亲。船是他们谋生的最重要的工具,因为他们是渔夫。别了父亲,指的是与父亲和家族、家业分开了。这里并不是说与父亲家人不见面了,以后就桥归桥路归路了,指的是更以神家的事为重。“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2:49)也就是说,主耶稣这四位门徒,在被主耶稣呼召以后,就立即放弃了生产资料、谋生工具、家产、亲人。今天,当神呼召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舍弃,学会放下。
感谢赞美主!愿我们以主耶稣基督的标准来施舍、禁食、祷告,因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称义;我们舍弃船和网,以我们天父——神家的事为念,全心全意来追求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过饥渴慕义的人生。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愿神保守每一个弟兄姊妹,都能够成为神面前的义人。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