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4:32-37
证道文字:
感谢主的恩典!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使徒行传,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合一的美好见证”。
使徒行传4章32-37节所记载的是初期教会的团契生活。从圣经中可以看到,初期教会的基督徒之间彼此热切的责任感,他们认为不分你我,彼此之间是合一的。因着这样热切的责任感,他们心中就有了凡物公用的愿望。早期的基督徒为什么要施行凡物公用的原则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他们中间那些有缺乏的、需要帮助的弟兄姊妹,知道这些人需要一起来分享神的恩典。圣经告诉我们说,因此他们中间没有一个缺乏的(参徒4:34)。弟兄姊妹间常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当别人有事情的时候为他祷告,这种彼此代祷是非常重要的。当富足的弟兄姊妹发现有缺乏的弟兄姊妹时,凭着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帮扶有缺乏的弟兄姊妹,与他们一起分享神的恩典,这样做更能体现出我们在主内是一家人。彼此相爱、互相帮助等合一的见证能够实行出来,就证明我们在主里面是一家人。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2:14-17)雅各书告诉我们,彼此相爱,互相帮助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当中,这样做才能证明我们是共有一个信仰,是信神的人。如果我们有信心,却没有行为,那这样的信心是死的。圣经中主耶稣基督赐给我们一条新命令——要彼此相爱(参约15:12;约贰1:5),这样才能够体现我们是信神的人。初期教会基督徒的所作所为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当然在现今时代不是要我们卖掉田产,都到教会来,大家住在一起,而是从这样的情境中,让我们看到作为基督徒,弟兄姊妹之间应当怎样去做。
第一,初期教会的基督徒是毫无保留地完全献上。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保罗告诉我们要将身体献上,就是要毫无保留地完全把自己献给主。基督徒有爱主之心并且这爱非常火热的时候,弟兄姊妹之间也会燃起彼此相爱之火,这火会在彼此帮扶、彼此相爱和彼此代祷中表现出来。因此,早期教会施行的是凡物公用原则,以此来表达基督徒拥有同一个信仰、同一位主,彼此互为肢体。他们没有自私地抓住自己的财产,而是把自己的财产看为是所有信徒的财物,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将田产房屋卖掉,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由使徒按着各人所需分给各人(参徒4:37)。
神曾藉着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教导神的选民说,“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攥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申15:7-8)神在旧约中就教导以色列民:你们都是神的选民,应该彼此相爱,互相帮扶来分享神的恩典。十一月是感恩月,有很多弟兄姊妹分享神的恩典,拿来了米面油及各种土特产,目的就是把神所赐予的恩典与有缺乏的人分享。
在初期教会,耶路撒冷教会的信徒有缺乏,保罗旅行布道的时候,教导众教会要帮扶有缺乏的人,加拉太教会、哥林多教会、帖撒罗尼迦教会等伸出援助之手,藉着保罗的团队把捐献带给耶路撒冷有缺乏的基督徒。这是我们应当效法的。海淀教会也做了很多事。当云南教会有缺乏,建教堂没有钱,办神学院缺少资金的时候,海淀教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这也体现了我们在主内是一家人,是一体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财物、身体、智慧等恩赐,都是神所赐给我们管理的,这些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生命都是神所赐的,是神所救赎的。在生活中,我们亲手做工,尽上自己的本分,赚取的一切财物,都是神所赐的。如果能够认识到我们所有的都是主所赐的,都是主的恩典,这样,彼此相爱,彼此帮扶,与人来分享神的恩典时,就不会要求回报。
诚然在我们帮助他人没有回报、没有感谢的时候,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这是因为你觉得这帮助是你给的不是神给的。而当你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神的,你把神给的、让你代管的恩典与他人去分享,就不会要求别人来感激你、回报你了。得不到感激、回报时,也就不会觉得心里不舒服,不会为自己付出很多而感到骄傲,因为这一切都是神的,是神藉着你去托管的。金钱、物质甚至我们的服侍,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属神的,是神的恩赐。当主有需要的时候,我们理当毫无保留地为主献上。那么,你做多少,也不会骄傲自满;付出很多爱,帮助很多人,即使没有回报,心里却依旧坦然。初期教会的基督徒,是毫无保留地、完全地奉献。
第二,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
从经文中可以看到,完全奉献给神的生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是彼此连接的。当初期的基督徒同心合意、毫无保留、完全献上的时候,带来的是这些使徒在传福音为主做见证时大有能力,众人也因此蒙大恩。信主的儿女同心合意是蒙主喜悦的,神也因着他们遵循神的旨意,按照神的要求去做,神的恩典就降临在使徒的身上,使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众人也一同蒙恩。使徒们大有能力,是神与他们同在的一个明证;众人都蒙大恩,是神对人所做的回应。
感谢主!我们从圣经中看到,遵循神旨意,神的祝福不是单单地只给使徒而已,也降临在所有的基督徒身上。因为基督徒全体都同心合意地祷告,互相关怀照顾。使徒也勇敢地为主耶稣基督传福音、做见证,这样的教会是蒙神祝福、蒙神喜悦的教会。
第三,一同蒙恩,毫无缺乏。
当基督徒的所作所为行在神旨意当中讨神喜悦时,随之而来的是神的祝福、神的教诲。神赐福他的教会,因为没有一个彼此相爱、同心合意的教会是不蒙主祝福的。圣经中有很多经文让我们看到,当我们遵行并按照神的旨意去行的时候,必然蒙福。主的恩典与我们擦肩而过,是因为我们没有遵行神的旨意,我们中间有纷争、有破口,所以才使信心不火热、教会不复兴,没有生命力,没有见证力。所以,要想教会有生命力,有见证力,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遵行神的旨意,同心合意,彼此相爱,这样的教会必蒙神赐福。主耶稣基督告诉我们说,“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13:17)既然读了圣经,明白了神的话,明白了神的旨意,就应当按着神的旨意去行,我们就有福了。多少时候我们都想得到神的赐福。神怎样才能赐福给我们?我们需要怎么做?答案是,行在神的旨意当中,按照神的旨意去做。读经是要明白神的旨意,祷告是把心思告诉神,跟神有正常的交通。读了神的话语,知道了神的旨意,却不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就不讨神的喜悦了。
有人说,圣经我读了,但是记不住。弟兄姊妹,圣经不是需要去记住的,而是需要行出来的。你只记住不去行,有什么用呢?记住100句,一句都不照着去行,又有什么益处呢?只知道一句,我就按照这一句去行了,这才是有福的。我们要读经,还要把神的话语在生活中行出来。“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13:17)“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22:7)
当主耶稣基督二次再来接你到他那里去的时候,你是羞羞惭惭地去见主,还是荣荣耀耀地去见主呢?这是弟兄姊妹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信了,就得救了,就可以见主,可以进天堂,这是没有错的。我们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但是去见主的时候,是不是能像保罗说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我们能不能像保罗这样非常有自信地说“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遵行神的旨意,行在神的话语之中。
我们知道主耶稣要来,启示录中说,“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启22:7)我们都愿意做有福的人,就要按照神的旨意去行。“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3-6)这里记载了很多福分,你愿意成为有福之人吗?按着神的教导去做,就有福了,将来见主的时候,就有福了。这里的“有福”,不是像恩典福音所传的,你信主之后,都是恩典、顺境,都是福气,做生意就必赚钱,没有逆境。我们所说的“有福”,是指遵行神的旨意,讨神的喜悦,在生活中活出神的生命,见证神、荣耀神,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有福了。
有一位捐献者的榜样——巴拿巴。初期教会基督徒团契生活的特色,就是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福音而活,所以初期教会特别蒙神祝福。因为他们非常单纯,都是一心一意的,他们一起在家里掰饼、聚会、赞美神,同心合意地祷告等等,所以神就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初期教会的基督徒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福音而活,并且愿意遵守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彼此相爱,他们愿意牺牲自我来照顾主内的同伴。这里列举的巴拿巴,是值得我们去效法和学习的。“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徒4:36-37)圣经特别提到他的名字是“劝慰子”的意思,说明巴拿巴非常会安慰别人,有软弱的,他去安慰,有缺乏的,他去帮助。因着有这样的恩赐,他本来叫约瑟,使徒给他起名叫他巴拿巴。“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4-26)
巴拿巴找保罗,与保罗一起同工来建立神的教会,牧养神的教会。他接纳保罗,并且推荐保罗出来传神的福音。“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作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徒15:37-39)。我们看到巴拿巴真的是一个非常会安慰人的人,当保罗不愿意带马可的时候,他怕马可受伤,他就带着马可去传福音。
使徒行传4章36节记载巴拿巴有自己的田产,他卖了田产,得到价银之后就把金钱交在使徒的手中,分给众人来使用。巴拿巴是一位愿意出钱给教会,愿意出力来传主耶稣基督福音的人,又是一个能够安慰同伴、照顾同伴的人。巴拿巴不是空口说一些温情的话去安慰别人,他是用实际行动使别人得到安慰,所以,他是我们效法的榜样。他不像雅各书里面说的,遇到饥饿贫乏的人,不伸出援手,却说“愿你吃得饱穿得暖,平平安安的回去吧”(参雅2:15-16)。有的弟兄姊妹对灵里软弱的不去安慰,反而去指责他为什么软弱,为什么跌倒,说“信主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软弱呢?”巴拿巴不是这样的,他是去安慰人,去分享与人,去帮助人,他以实际行动见证了弟兄姊妹之间的彼此安慰,彼此帮扶。
弟兄姊妹,我们知道合一的教会之所以有美好的见证,是因为他们遵循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2-3)这是基督徒在教会中应该做的,也是教会应当向世人所做的见证,就是合一的美好见证。我们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要彼此相爱,要爱人如己。使徒在传道的时候大有圣灵的能力,他们来见证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因此,会众都蒙大恩,内中没有一个缺乏的,使教会进入丰富之地。所以,当我们能够彼此相爱、彼此帮扶的时候,我们的教会也是蒙神祝福的教会,也会蒙大恩,也会因着弟兄姊妹行在神的旨意当中,进入丰富之地。
感谢主的恩典,教会生活的中心就是爱。因为神就是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是全本圣经的中心。教会生活的中心就是爱。圣灵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圣灵在我们里面运行,充满我们,催促我们,赐给我们能力,我们才能够活出这样的爱。我们如果能够在教会团契生活中活出爱,就能得着被圣灵充满的能力;如果能彼此相爱,就没有一个人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神所赐的,都是神的恩典,要把神赐给我们的东西,包括金钱、物质、才干、恩赐为神献上,为神使用。神的儿女这样做,不是出于教会的规定,也不是出于勉强。圣经告诉我们,当你勉强去做的时候,你所做的不蒙神的纪念。
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彼此帮扶,完全摆上、完全献上,使用神所赐的恩赐在教会服侍,包括把金钱、物质献给主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爱主。出于对神极大的爱而活出来的合一的美好,才能够见证神。
健全的教会生活应该有外城,外城就是为主传福音,为主作见证、布道。同样也要有内城,内城就是敬拜,弟兄姊妹之间相交,彼此祷告,过肢体生活。在外我们要去布道、传福音;在内要彼此相爱,彼此帮扶。在教会里众人要充满这样的爱心,活出主的爱,关心他人的需要,包括物质上的、灵性上的。当我们活出肢体间彼此相爱的生活的时候,教会就会流露出合一的美好见证。
感谢主!众弟兄姊妹要在神的面前献上祷告,求神帮助我们的教会能够成为健全的教会,有神的能力在我们中间为主耶稣基督作美好的见证。信徒之间也要彼此支持,彼此相顾,同心合意兴旺福音,使我们的教会能够有合一的美好见证。感谢主,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也祝福听神话语的众儿女。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