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彼得前书5:1-4
证道文字:今天分享彼得前书5章1-4节,“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这四节经文是针对长老们的劝勉,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呢?首先“长老”这个词有三个意思,一是指对长辈的尊称,二是指在犹太人当中管理公共事务的人,三是指在基督教中管理教会的人。无疑,经文中指的是管理教会的人,有的教会今天仍保留着这职分。这段经文是给侍奉者的劝勉。对于侍奉者,我们不要局限于就是指牧师、传道,也不要认为只是指教会的义工。对于每一个愿意服侍神的人而言,这段经文都会带来益处,带来帮助。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弟兄姊妹分享。
第一,看榜样。
彼得首先对自己进行了非常认真、详细的描写,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众长老的榜样。彼得将自己描绘成了一个有爱、有信、有盼望的榜样。他首先称自己是作长老的,他很清楚这个职分能够服侍主,并且因为爱,他也愿意担当这样的责任。彼得曾经三次不认主,当彼得三次否认主以后,圣经记载了一个细节,耶稣转过头来看彼得,经文没有记载耶稣的眼神是什么样的,但却记载彼得哭了(参路22:61-62)。我相信耶稣的眼神中充满的是无尽的爱和宽恕,所以彼得哭了。当耶稣复活后,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回应说,“主啊,你知道我爱你。”于是主说,“你牧养、喂养我的羊”(参约21:15-17)。所以,当主升天后,彼得就勇敢地承担起了责任,即或面对公会的逼迫、希律的迫害,他也没有退缩。此刻的彼得知道作长老、做服侍都是源于爱。因此他说,同作长老的自己就是一个爱主的榜样和典范。
我记得汶川地震时有这样的报道:救援人员在一处废墟下面发现一位女性的尸体,她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地的姿势,当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救援人员清理废墟时,在她身体下面发现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正安然睡觉。在为孩子做身体检查时,救援人员看到妈妈的衣服里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行没有发出去的短信,内容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在生死面前,她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把死留给了自己,把生留给了孩子。担当任何一份责任都需要爱,所以彼得在这里告诉我们,他自己是爱的榜样。今天我们愿意做的任何一项侍奉,都是源自于爱。
彼得接着称自己是作基督受苦的见证。作任何见证都需要有信心。只有自己相信见证,才能把见证告诉给别人,向别人作见证。彼得在这里愿意作基督受苦的见证,显明了他相信基督,也相信基督曾经为我们受过苦。路加的描述很好地验证了彼得所说的这句话。当希律下手杀害约翰的哥哥雅各后,他看见犹太人喜欢他做这样的事,就把彼得也下在监里,要在逾越节之后杀害他。彼得被提出来的前一夜,圣经描述说他睡在两个兵丁中间(参徒12:1-6)。第二天就要失去生命了,彼得却无比地平静、安详,这份宁静是源于他对神深深地信靠,他相信生命在神的手中。
记得一个主日礼拜,一位老姊妹到我的办公室,请教会同工帮助她把教会奉献的二维码放在她的手机里。办完之后,老姊妹与我们的同工进行了短暂的交通,她希望将来自己不方便来教堂时,能够把奉献款借助于二维码奉献到神的家中,她每个月退休金到账之后首先做的就是十一奉献。在交通中我们还得知她家里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她儿子原本有非常安逸和舒适的工作,后来创业因为三角债务的关系,境况非常不好。即或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老姊妹依然每月做十一奉献。我对这个老姊妹肃然起敬,因为在她里面对主有着非常宝贵的信心和深深的信靠。
彼得还让我们看到他充满了盼望。彼得说自己是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主再来的时候,他的荣耀要显现在我们中间,彼得坚信自己是这荣耀的同享者,所以这句话清晰地表明了他就是一个心存盼望的典范。彼得在自己的讲道中曾说:“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弟兄姊妹,今天的我们有没有深深的盼望呢?保罗曾对歌罗西的弟兄姊妹说:“因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的爱心,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西1:4-5)
福音带给人的首先就是盼望,且是确实的盼望。所以约翰在启示录中看到异象之后充满盼望地说:“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21:3-4)这几节经文常常在追思礼拜中用来安慰逝者的家属,希望他们能够充满盼望。其实,无论何时何地,作为神的儿女都应该充满这样的盼望。我们是否真的相信有盼望呢?经历了疫情的挑战,我发现曾经在教会里热心服侍的弟兄姊妹有的都不来教会敬拜了,我知道他们里面已经没有了热切的盼望。每当想到这样的肢体,我心里就很焦急,也很痛心。彼得在这里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有爱、有信、有盼望的榜样,彼得也希望当时的长老和今天的我们去效仿他,成为一个有爱、有信、有盼望的人。
第二,看要求。
在2-3节的经文中彼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果去查考希腊原文,我们会发现合和本在翻译上有一些地方不是太准确,按着神的旨意这里有一个片语的位置和希腊原文中的位置不太一样,所以我建议大家参考吕振中译本去默想这两节经文。吕振中译本中是这样说的:“你们要牧养那在你们中间神的羊群,不是勉勉强强地,乃是照神旨意甘心乐意地;也不是贪可耻之利地,乃是有热心地;又不是擅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显为羊群榜样的。”不要小看“按神旨意”这个短短的片语,它的位置对于我们理解2-3节的经文是很重要的。面对牧养羊群的长老,彼得给的总的要求是要他们牧养他们中间神的羊群。这里有三个“不是……乃是”三个正反对比的句子,能够帮助我们对彼得的劝勉更加清晰。
首先我们看到,牧养羊群不是勉勉强强地,乃是照神旨意甘心乐意地。“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指的是权利方面,辖制指的是做别人的主人。“不是贪可耻之利的”,指的是财务方面。我们回顾一下耶稣受试探的经历,然后就能体会到这三个反面的劝勉。在耶稣受试探的经历中,路加福音记载,首先魔鬼希望耶稣能把石头变成饼,这是财务的切入点;第二是带他去看万国的荣华,要给他万国的权柄,这是从权利的视角来切入;最后魔鬼带耶稣到了圣殿的顶上,让他跳下去,并且说会毫发无损,这是在让耶稣哗众取宠,去博得好的名声(参太4:1-11)。
所以,耶稣受试探的时候,魔鬼是从权利、钱财、名声这三个方面入手的。我们再来看彼得的教导,“不是勉强地”是希望他们不要受到人的勉强,不要因为人名声的缘故做一些事情。“不是贪可耻之利的,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是指不是为了钱财,也不是为了权利来侍奉神。今天我们侍奉神要不为权、不为财、不为名。耶稣胜过试探的时候只用神的一句话,每次都能得胜有余。一个侍奉者能够做到彼得的劝勉是需要里面充满神的话,将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的,如此才能满足彼得的要求。
正面的教导中有一句“乃是作羊群榜样的”。我们要思想一下,到底要做羊群什么样的榜样呢?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注意反面的那一句劝勉——“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辖制”一词在新约里只出现过四次,除了这一处,另外几处都出现在同一个场景,只不过是在不同的福音书里。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母亲来见耶稣,他们的母亲求耶稣让她的儿子将来在耶稣的国中,一个坐在耶稣的左边,一个坐在耶稣的右边。耶稣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后来十个门徒也恼怒这兄弟二人,耶稣又劝勉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治理”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和“辖制”是一个词。耶稣说:“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5-28)。透过这处经文我们知道,羊群的榜样其实就是作好仆人。“辖制”一词在希腊文中有“作主人”的意思,所以对原文了解的话,其实就能够明白彼得在这里是希望他们作好的仆人。
如果把彼得三个正面的教导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彼得是希望侍奉者能够甘心乐意听从神的旨意和呼召,热心作一个好仆人。从这个视角来看彼得的劝勉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个名字戴德森,他是中国内地教会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传福音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到20岁的时候,就清楚神要呼召自己到中国传福音,他知道这是神给他的旨意,于是就在诸多小事上开始操练自己,甚至与反对自己去中国的未婚妻退了婚。当时的中国对洋人还是很仇恨的,戴德森在传福音过程遇到了很多艰难,甚至有时会受伤。因着当时医疗也很落后,他在中国的日子里,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先后夭折,最后妻子也病死在中国,但是他对在中国传福音的热情从来没有减退。所以有人说戴德森的一生证实了他自己的名言——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部支取;假使我有千条生命,没有一条不留在中国。他真的成为了羊群的榜样。
第三,看回报。
彼得在第4节告诉我们,“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彼得最后让我们看到的是侍奉者的回报,他希望这样的回报能够激励侍奉者当下活出荣美的生活。彼得坚信这是每一个忠心侍主的人必然会得到的赏赐。保罗也曾有过这样信心的宣告,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7-8)
今天,每一个爱慕主显现的人都会得到这荣耀。弟兄姊妹,彼得坚定地相信这回报,他知道此刻长老们虽然面临逼迫和苦难,但是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他们成就那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参林后4:17)。他希望每一位侍奉者能够有信、有望、有爱,希望每一位侍奉者能够不为名、不为权、不为财,希望每一位侍奉者能够甘心乐意地领受神的旨意,热心服侍,作主的好仆人,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我们都能得到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也愿神祝福每一位弟兄姊妹活在他的话语当中。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