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观看视频
证道经文:罗马书1:18-32
证道文字:
保罗在罗马书1章16-17节讲到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在展开谈论福音之前,保罗希望人们明白两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福音?福音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听到福音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一个好人,不需要福音。”在这种自我为义的错觉之中,人们不会主动寻求福音。就像主耶稣所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可2:17)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是罪人并且无法自救时,才会来到神的面前接受福音。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强调神的慈爱和恩典,却忽略了神的公义和审判。保罗在罗马书1章18-32节指出罪的普遍性以及罪给人带来的败坏,也让我们知道神对犯罪之人的忿怒。
一、人的罪恶与不义
1.拒绝神的普遍启示
普遍启示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教义之一,指的是神通过自然、历史以及人内心的良知向人启示他的存在。就像保罗所说:“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19-20)
通过被造物获得启示的真理是圣经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如诗篇所讲:“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诗人大卫感叹到:“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将你的荣耀彰显于天。”(诗8:1)“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8:3-4)大卫看到神宏伟创造的同时也意识到人的不配。
虽然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神的创造之中,也能看到神对自然万物的维系,但有些人却拒绝承认神的存在。
2.拒绝尊重神
“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罗1:21)这些人听过福音,也知道有神,但是他们认为所享受的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才华、能力和关系,没有将荣耀归给神。很多时候人们享受着神的的供应和保护,却将这份恩典当作是自己的好运,或者认为是自己好人有好报,没有一颗感恩之心。
3.拜偶像
“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1:21-23)“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罗1:25)无论是旧约时期以色列人在旷野拜金牛犊,还是今天人们拜天象和各种用金银木石所造的偶像,这些都犯了拜偶像的罪。
二、神的忿怒和任凭
人的罪恶面临着神的忿怒,如经文所讲:“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罗1:18)神对罪的忿怒是义怒,就像约翰·斯托得(John R. W. Stott)所说:“神的忿怒是他对罪的神圣且公正的判断,他拒绝宽恕或接受罪。”我们的神是圣洁的,是公义的,神的属性决定了他不能容忍罪恶。诗篇讲到:“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诗45:7)。神对罪的忿怒恰恰体现了他的圣洁。
在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之前,摩西告诉他们:“这些国民的城,耶和华你神既赐你为业,其中凡有气息的,一个不可存留。只要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将这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都灭绝净尽,免得他们教导你们学习一切可憎恶的事,就是他们向自己神所行的,以致你们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申20:16-18)迦南地的百姓行许多“可憎恶的事”(申18:9),“有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申18:10-11),“甚至将自己的儿女用火焚烧,献与他们的神。”(申12:31)为了使以色列民在信仰上免遭外邦人的侵蚀,神吩咐以色列民灭掉这些异族。然而,以色列民并未完全赶出迦南地的居民,反而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以致于得罪神(参士1:27-36,2:1-3、11-13)。
另外,经文三次提到神任凭人行在自己的罪中。“神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罗1:24)“神任凭他们放纵可羞耻的情欲。”(罗1:26)“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罗1:28)。
“任凭”一词源于罗马的法律,原意是把罪人交出去,让他们为自己的罪受罚。神学家斯普劳尔(R. C. Sproul)说:“对罪人而言,最糟糕的事情是允许在没有任何神圣约束的情况下继续犯罪。”当神任凭人犯罪时,人就成了罪的奴隶。类比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的事例。孩子常常想自由地做一些事情,父母会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管教。但有些孩子却不理解父母,甚至忤逆父母,父母痛心之极,于是放弃对孩子的管教,这就是任凭。
“情欲”一词在新国际版本(NIV)中译为“罪恶的欲望”,在英文标准版本(ESV)中译为“心里的情欲”,是一种完全被控制的过度渴望。我们常常追求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如果远离神的真理,我们的追求就很容易陷入无法满足的私欲之中。有些人专顾事业,以致于让工作占据了他们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追逐财富,却导致自己的人生被金钱控制。
三、社会的道德败坏
罪的外在表现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败坏。“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罗1:26-27)虽然今天很多人对同性恋持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也有些年轻人认为同性恋很酷而去效法,但是神的真理清楚地照出人的罪。
“罪”的希伯来语直译是“没有射到靶心”,人犯罪就是指人没有活在神的标准之中。保罗指出,人的内心“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罗1:29-31)。这不仅是人犯的罪,也是人犯罪带来的后果,导致经济混乱,关系破裂。
“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32)这些人无法容忍持守真理的人,他们不单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还让别人和他们一起同流合污。
四、神对人的救赎
感谢神!罗马书没有以神的忿怒结束。保罗在这卷书的第一章就列出人的罪,是要让人意识到自已有多需要神的救赎。“救赎”的希腊文原意是“付代价来赎买”。神为了将人从罪恶败坏之中拯救出来,就差遣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为我们付上罪的代价。正如约翰福音所讲:“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可能有人认为自己虽不是最好的那个人,但也不是最坏的那个人。然而圣经讲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福音的目的是要赐给我们悔改的机会,引导我们与神和解。从前我们以自我为中心,陷在自以为是和自以为义的罪中无法自拔,也面临着神的审判和忿怒。但是,当我们仰望耶稣基督这位神与人之间的中保时,他就将我们从神的审判和忿怒中拯救出来,使我们与神和好。
虽然现今时代人们追求各种各样的自由,但是神的真理已经讲明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们需要反思自己心中有没有过度的欲望,有没有触犯经文列出的那些罪。圣经教导我们:“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弟兄姊妹,我们是被神重价赎买回来的儿女,惟有接受主耶稣基督,向神承认我们的软弱和罪污,才能使我们脱离罪的辖制,免受神的忿怒。愿神光照我们,藉着圣灵带领我们活出圣洁的生命。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