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聚会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约翰福音 15:4

    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

    证道经文:诗篇13:1-2 证道文字: 诗篇13篇1节说:“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在这里“要到几时”第一次出现;接下来:“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这句话第二次出现“要到几时”;第2节中又写到:“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要到几时”第三次出现;然后接下来又讲到:“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要到几时”最后一次出现。 弟兄姊妹,通过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这样几件事:第一,“要到几时”出现了四次。第二,大卫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心里非常难过,也有很多的不解——我是你所拣选的要建造以色列国度的王,可是当有难处来临,我在你面前祷告的时候,你却掩面不看顾我、忘记我;我心里愁苦,你也不管我;仇敌升高压制我,你也不回应我的祷告。这四次的“要到几时”所表达的是大卫极其难过的心情。 一、基督徒要经历苦难 1.经历愁苦与熬炼 我们都很熟悉大卫的经历与生平。他一生两次经历极大的愁苦和极大的挑战。第一次是大卫帮助扫罗带兵打仗凯旋而归。进城的时候,欢迎的人们就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扫罗听到这话以后心里非常愁苦,因为以色列民拥护大卫、接待大卫。于是,扫罗就开始“怒视大卫”、捉拿大卫(参撒上18:6-9)。在耶路撒冷城也好,在旷野当中也好,大卫被追杀就不断躲避隐藏。或许,在他逃亡的过程中因着所经历的这一切,就写了这首诗歌:“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这可能是大卫写诗篇第13篇的一个原因。 第二次是大卫一生中另一个非常危险、非常愁苦的时期,就是他的儿子押沙龙兴起要害他的父亲,自己作王(参撒下15)。大卫同样也是到处躲藏,跟押沙龙之间也有军事战争,大卫也几乎要死。也有可能是因着这样的缘故,大卫写下了诗篇13篇1-2节这两节经文。 大卫是神所拣选的,并不意味着他不再经历劳苦,不再经历熬炼。我们的神拣选我们作他的儿女是出于他的慈爱与怜悯,但是他拣选我们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受洗了,从此以后天色常蓝、没有暴雨、没有大风,我们的一生非常平安地度过。神并没有这样的应许。大卫经历什么样的劳苦,我们也要经历这些劳苦。 旧约记载:“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伯14:1)圣经中并没有说基督徒怎么样,外邦人怎么样,我们在座所有的人都是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愁苦。无论我们是不是基督徒,我们的一生都要经历很多的劳苦。神并没有应许我们天色常蓝,一切都顺顺利利,而是说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熬炼。然而,诗篇第23篇也告诉我们说,“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23:4)。我们基督徒不惧怕,因为神与我们同在。神不单与我们同在,还要在敌人的面前为我们摆设筵席。 2.经历风暴 弟兄姊妹,我们基督徒不仅要经历愁苦与熬炼,还要经历暴风雨,经历世事的变幻。马可福音第4章讲到,耶稣与门徒在船上,“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门徒叫醒了他,说:‘夫子,我们丧命,你不顾吗?’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可4:37-39)弟兄姊妹,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在我们人生的船上,我们仍旧惧怕,仍旧有疑惑,仍旧责备耶稣:我们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患难,你为什么不看顾我们?你为什么不回应我们的祷告呢?那是因为我们信神的人也要经历死荫的幽谷,也要经历人生的暴风雨。 3.忍受旷野的困境 圣经中有个例子,在马太福音第3章,“有施洗的约翰出来,在犹太的旷野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3:2)。先知以赛亚预言中所说的“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赛40:3),指的就是施洗约翰。“这约翰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太3:4)这说明施洗约翰把自己摆上、传福音的时候,过的是非常艰苦的生活。他忍受在旷野中一切的困境,为要为主传福音。 所以,弟兄姊妹,我们回过头来看大卫的一生,尽管他信了主了,但他也要经历死荫的幽谷,经历暴风雨,经历旷野的困境。我们是基督徒,但并不能够免除和脱离这一切苦难,我们也会经历这样的风风雨雨。 4.经历痛苦 路得记第1章告诉我们:“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子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得1:1-5)弟兄姊妹,拿俄米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困难,这是多么大的熬炼与挑战,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是我告诉弟兄姊妹,经历死荫的幽谷也好,有风浪暴风也好,经历旷野的熬炼也好,或者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好,虽然这些都带来痛苦,但这些不是最大的痛苦。 5.经历神的沉默 我们基督徒最大的痛苦,或者说最大的熬炼,就是当我们在患难中祈求神来帮助我们、保守我们的时候,耶和华神却沉默了。他并没有马上、立刻、即刻、及时给我们回应说他要搭救我们,他要帮助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出现神迹。许多弟兄姊妹都遇到过这种情境。有时候我讲完道回办公室的路上会被拦下,请我为他们祷告。这时他们往往会告诉我,“我为这件事也在神面前祷告了,可他没有回应我,至少今天没有回应”;“我已经为此祷告一个月了”;“我为此祷告两个月了”;“我为此已经祷告一年、两年了……但是神没有回应我们”。因着这样的缘故他们就陷在苦痛与熬炼当中。 我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耶和华神你是全能的,你也是慈爱的,你是听祷告的神,可是为什么却要忘记我和我的祷告?”“在你和我相处的过程当中,你为什么这样掩面不看顾我,忘记和抛弃了我?”……不单单我们今天有这种疑惑,就是大卫也有。大卫说:“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在这一诗篇里,大卫问“要到几时”问了四次。大卫觉得神忘记了他。弟兄姊妹,诗篇第13篇尽管情绪有些负面,但它却是我最喜欢的诗篇之一,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大卫在那一刻的悲痛、无助和失望。 二、神藉着苦难要坚固我们的信心,我们要坚持到底 我们要牢记,大卫是神所拣选的以色列王,要做以色列的领袖。大卫是什么样的人呢?尽管他犯罪得罪神,但他却是以耶和华神的心为心的人。可就是这样的人,他也经历了神对他的祷告没有立刻回应的情况,他还感觉神已经抛弃了他。大卫紧接着又说,“你掩面不看我,不看顾我要到几时呢”?大卫先是说神已经忘记他了,然后又加重语气说,“耶和华神你抛弃了我吗?”弟兄姊妹,我们知道我们所相信的耶和华是全能、全知、全在的神,大卫在神的面前这样疑惑、这样的抱怨的时候,耶和华神是知道的。但是,神定意要叫大卫经历这样的熬炼,为要叫他的信心能够坚持到底,永远信靠耶和华到底。 大卫知道神是全在的神,无论大卫在什么地方,或在死荫的幽谷,或在旷野,或经历什么样的熬炼,耶和华神都与他同在。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心,当大卫经历苦难的、熬炼的时候,他仍旧有信心,有行动。今天,我们也知道耶和华神的全知与全在,我们也需要像大卫一样,有信心的行动。 马太福音记载:“耶稣进了迦百农,有一个百夫长进前来,求他说:‘主啊,我的仆人害瘫痪病,躺在家里甚是痛苦。’耶稣说:‘我去医治他。’百夫长回答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太8:5-8)百夫长知道耶稣是神,他认为耶稣没有必要去,只要耶稣说一句话,他仆人的病就好了。百夫长给出的解释是:“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作这事’,他就去作。”(太8:9)“耶稣听见就希奇,对跟从的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耶稣对百夫长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那时,他的仆人就好了。”(太8:10-13)这段经文表明我们的主他是全知的,他也是全在的,他在迦百农,百夫长家的仆人就被医治了,因为他是神。我们所相信的这位神他还是全能的神,他叫拉撒路从死人当中复活过来(参约11:1-44)。所以,我们所信的神也是全能、全知和全在的神。 当大卫抱怨神为什么不立刻回应他的祷告的时候,耶和华神是知道的。然而,神要藉着熬炼,藉着苦难,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来熬炼人的心智。大卫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就像雅各一样紧紧地抓住神不放手了。那么,今天神叫我们的生命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经历这样或者那样的熬炼,他也是要坚固我们的信心。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耶和华神必然要保守我们。 三、如何面对神的沉默 当你的祷告今年没有回应,明年没有回应,这个月没有回应,下个月还没有回应的时候,弟兄姊妹,我告诉你正确的处理方法。 1.相信神没有离开 耶稣基督藉着希伯来书的书信告诉我们他绝不会放下我们不管,因为他曾经这样应许,“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弟兄姊妹,这是神的应许,这也是带着能力的应许。 2.忍耐到底 当神沉默的时候,唯有忍耐到底的弟兄姊妹必然会得救。圣经这样告诉我们:“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24:9-13)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也是神带着能力给我们的应许: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3.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 我们当怎样面对神在我们生命当中的沉默,面对神不回应我们的祷告呢?圣经在彼得前书5章7节这样告诉我们:“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 4.靠神得胜 我们不单单要把一切的忧虑卸给神,而且要靠着神得胜,胜过这个世界。马太福音第26章记载耶稣被出卖,有人带着兵丁来捉拿耶稣的时候,“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1-52)神应许我们当基督耶稣被高举的时候,就要吸引万人来跟从他。怎么被高举?是在高高的台阶上被高举吗?不是的,乃是他在十字架上被高举的时候,就要吸引万人来跟从他。我们靠着十字架,靠着耶稣基督已经得胜,并且胜了世界。 弟兄姊妹,当我们向我们的主祷告,他却向我们沉默的时候,不要惧怕,也不要胆怯,因为神有这样的应许给我们: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唯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不但如此,我们也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我们。我们也要牢牢地记住,当耶稣基督被高举的时候,因着他的受难,因着他的复活,他的救恩就会临到我们。所以我们基督徒争战的时候,靠的是刀枪、靠的是兵马、靠的是车吗?不是的。我们靠的是神的灵充满我们,靠的是基督与我们同在。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的生命中多有苦难,多经熬炼,有时我们在神面前的祷告虽没有回应,却不要惧怕,要耐心地等候神!阿们!

    吴伟庆

    撒都该人的问题——活人的复活和复活的活人

    证道经文:马可福音12:18-27 证道文字: 马可福音12章18-27节记载了不相信复活的撒都该人就复活的事向耶稣提问。其实他们不是在请教耶稣,而是在挑战耶稣。 一、撒都该人的历史 撒都该人(Sadducees),这个称呼与旧约时期的祭司长撒督(Sadoc或Zadok)有关,意思是撒督后裔的拥护者。“撒督”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有公义、公正的意思。圣经记载,在大卫和所罗门作王期间,撒督作祭司长(参撒下8:17;王上4:4)。无论是押沙龙造反(参撒下15:7-12)还是亚多尼雅篡权(参王上1:5-10),撒督都坚决维护神藉摩西所颁布的律法并捍卫以约柜为代表的圣约(参撒下15:24-29;王上1:28-40)。 查考旧约书卷,撒督的后裔在两个历史背景下被特别提及。第一处是在希西家王改革期间,百姓们坚守神的律法,献上当纳的十分之一,当王向祭司和利未人查问时,“撒督家的大祭司亚撒利雅回答说:‘自从民将供物送到耶和华殿以来,我们不但吃饱,且剩下的甚多,因为耶和华赐福与他的民,所剩下的才这样丰盛。’”(代下31:10)第二处是在被掳归回的利未人的族谱中(参代上6:1-15,9:10-13;拉7:1-5;尼11:10-12)。 以上关于撒督后裔的记载如同一抹掠影映射了犹太人跌宕起伏的历史。以色列十二支派在所罗门王之后分裂为南国犹大和北国以色列。许多君王和百姓违背神的律法,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拜外邦的偶像,最终导致国破家亡。北国以色列在主前722年被亚述帝国所灭(参王下17:1-6),南国犹大在主前586年被巴比伦帝国所灭,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百姓被掳到巴比伦(参王下25:1-21)。主前539年,波斯帝国战胜巴比伦帝国,次年波斯王居鲁士(Cyrus the Great,又译为古列王)颁布诏令,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圣经记载了三批被掳归回的名单,分别是在所罗巴伯(主前538年)、以斯拉(主前458年)、尼希米(主前445年)的带领下。 公元前334-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战胜波斯帝国,开启了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化时代(Hellenism)。在此之后,犹太人先后被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和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统治。在希腊化推进的过程中,犹太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传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导致他们和当权者之间不断产生冲突。公元前164年,马加比家族率领百姓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了当时的统治者,建立了犹太人自己的王朝——马加比王朝,也恢复了在圣殿敬拜的信仰模式。 犹太人的信仰离不开两个重要元素:圣殿和祭司。所罗门王在位期间建造的耶路撒冷圣殿被后世称为第一圣殿,所罗巴伯带领被掳归回的百姓重建的圣殿被称为第二圣殿。犹太教的信仰传统在第二圣殿建成之后逐渐形成体系,并出现了不同的教派,例如法利赛人(Pharisees)、艾塞尼人(Essenes)、奋锐党(Zealots)、撒都该人(Sadducees)等。 撒都该人这个教派最初兴起的时候主要是由祭司家庭和贵族阶级组成,他们严格遵守摩西五经记载的律法。与法利赛人不同的是,撒都该人拒绝口口相传的规定。因为摩西五经中没有明确提及复活,所以撒都该人不相信死人复活。 到了主耶稣所处的那个时代,撒都该人已经完全世俗化,成为犹太人与罗马政府打交道的代表人物,百姓称他们为“妥协者”。他们把圣殿里的服侍当作一种职业,木讷地执行各项礼仪,早已忘却祭司这个身份所代表的属灵意义。主后70年,耶路撒冷圣殿被毁,教会仍然蓬勃发展,但是撒都该人却渐渐地销声匿迹并退出了历史舞台。 撒都该人的历史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有时候我们的信仰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一步一步世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崩塌。基督徒面临的挑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教会被逼迫的环境中犯妥协的错误,无法坚守圣经教导的真理;另一种是在教会复兴的时候,有些人因基督徒的身份被周围人夸奖而犯骄傲的错误。 二、旧约中对复活的启示以及主耶稣关于复活的教导 在摩西五经产生的那个历史时期,以色列民被周边列强的文化包围,埃及人用巫术,迦南人拜多神,美索不达米亚人重今生的享乐。神藉摩西颁布的律法恰恰是对世俗文化的纠正。从创世记可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职分是什么。神在十条诫命中告诉以色列人:“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出20:3-4) 虽然摩西五经中没有明确提及复活,但是为复活埋下了伏笔。神创造天地万物,并且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圣经讲到:“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2:7)。神藉摩西告诉我们:“你们如今要知道: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损伤,我也医治,并无人能从我手中救出来。”(申32:39)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是神赐予的,也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当亚伯拉罕凭着信心将以撒献上的时候,他所信的是神可以让人从死里复活的(参来11:17-19)。 历史书卷中记载了死人复活的事例。当先知以利亚在撒勒法寄居的时候,就曾向神祷告复活寡妇的儿子(参王上17:17-24)。先知以利沙也曾向神祈祷使书念妇人的孩子复活(参王下4:18-37)。 诗篇和先知书中也多次启示了复活。诗篇讲到:“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16:10)“神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诗49:15)先知以赛亚预言:“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啊,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赛26:19)先知但以理预言:“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但12:2) 先知约拿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的神迹(参拿1:17,2:10)更是直接预表了主耶稣的受难和复活。当文士和法利赛人向耶稣求神迹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看神迹,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39-40) 关于复活,主耶稣遇到的挑战并不大,因为复活已经成为当时犹太人基本的教义和认知。当拉撒路死的时候,“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约11:21-24) 然而,将摩西五经奉为圭臬的撒都该人却“常说没有复活的事”(可12:18)。他们举了一个假设:“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二个娶了她,也死了,没有留下孩子。第三个也是这样。那七个人都没有留下孩子,末了,那妇人也死了。当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可12:20-23) 主耶稣对撒都该人的回应是:“你们所以错了,岂不是因为不明白圣经,不晓得神的大能吗?人从死里复活,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你们没有念过摩西的书荆棘篇上所载的吗?神对摩西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你们是大错了。”(可12:24-27;参出3:1-6) 主耶稣的回应引导我们从属灵的角度思考活人和死人的概念。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复活的盼望,那么他活着也只是行尸走肉。一个真正的活人是属基督的人,不以属世的价值观为至高。对观路加福音的记载,主耶稣还特别提到:“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路20:35);“既是复活的人,就为神的儿子”(路20:36);“因为在他那里,人都是活的”(路20:38)。所谓“配得那世界”指的是配得进入天国的人。神是永生的神,属神的人就永远活在神的面前,与神同在的没有死人。 三、耶稣基督的复活带给我们的盼望 主耶稣不仅道成肉身向我们宣告天国的福音,也亲自走上十字架替我们偿还罪债,并且从死里复活赐给我们信的凭据。正如保罗所讲:“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神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13-22)。在创世之初,因着始祖犯罪,罪便入了世界,使死临到了众人。但是,耶稣基督的复活让所有信他之人有了复活的盼望。 有人认为复活单指灵魂永存,但是初期教会的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us)对此做了严肃的批判,他讲到:“如果身体没有复活,灵性的复活也没有意义,复活是完全意义的复活。” 或许有人觉得身体复活违反自然规律,但是我们不能按照人有限的认知来衡量神无限的大能。罗马书讲到:“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罗8:6-11) 复活是我们信仰的基本核心。正如使徒信经所讲:“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如果我们不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也不盼望自己将来的复活,那么我们的信仰和普世道德伦理的约束没有什么分别。我们要常常向神祈祷,使我们对复活有清楚的认识。 主耶稣在世上传道时向我们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11:25-26)他也应许我们:“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2-3) 基督徒的一生就是确认我们是活人的一生。因着神的怜悯和拣选,我们今世因信耶稣基督已经是活人了。诗篇讲到:“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神。我们是他造的,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场的羊。”(诗100:3)当天父以慈爱的眼神望向我们并向我们伸出手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向天父伸出自己的双手来回应天父的爱,也要将一切的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阿们!

    王教佺

    苦中欢乐

    证道经文:歌罗西书1:24-29 证道文字: “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西1:24-29) 从希腊文的视角来看,歌罗西书1章24-29节是一整句话。第24节的“并且”,在希腊文是常见词,指“和、并且”的意思。现代中文译本和新汉语译本翻译成“是”。“我现在觉得为你们受苦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在肉体上受苦,等于继续在担受基督为着他的身体——就是他的教会所忍受而未完成的苦难。”(西1:24现代中文译本)“现在,为了你们,我在苦中仍然喜乐——为了基督的身体,就是为了教会,我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补足‘基督苦难’的缺欠。”(西1:24新汉语译本)两个翻译本质上是一样的。反复揣摩歌罗西书1章24-29节,我认同新汉语译本和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这种翻译比较符合逻辑。 保罗在这个长长的句子里,透过主句,即第24节“现在我为你们受苦是欢乐的”表达了他主要想说明的内容,后面的内容都在陈述理由。保罗是如何阐述他在受苦时仍能欢乐的呢?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清楚神的计划。 第26节“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保罗从时间的角度表达对神计划的理解。“奥秘”指的就是福音和基督,这福音在过去是隐藏的,但如今已向他的众信徒显明。 第27节“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保罗从空间的维度阐述福音,过去在犹太人,如今在外邦人中,已显明神丰盛的荣耀。 保罗清楚神的计划,他的生活中心只有神,只有基督,即或遭遇艰难困苦,他都能够喜乐,满有安宁。保罗此刻正在牢狱中为歌罗西教会的肢体受苦,但他知道这是神的计划。 使徒行传前面的内容其实就在说神的计划,1-5章透过彼得的口,从大卫切入告诉以色列人全家,钉在十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再从先知切入,告诉众人,神藉众先知的口所预言基督将要受难,已经应验了,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使徒行传一开始就在告诉众人,神的奥秘就是基督,如今已经显明。 使徒行传第6章,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司提反出现了,他透过长长的论述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神不会被圣殿本身辖制。这就为福音传向外邦建立了神学基础。接下来哥尼流归主,证明福音确实成为了外邦人荣耀的盼望。 使徒行传第15章的耶路撒冷会议,明确了外邦人在基督里有荣耀的盼望,已经在教会的领导层达成了共识。 所以使徒行传前面很长的内容,就是在说歌罗西书1章26-27节的这两句话。我们是否清楚神的计划,这是生命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需要透过圣灵的启示、透过经历、透过讨论去明白神的计划。 第二,明白自己的定位。 第25节“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第28节“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这两节经文,描述了保罗自己的定位,他是服侍基督、传扬基督的使徒。保罗进一步说明,要服侍基督、传扬基督,既需要与神同工,同时也需要与人同工。第28节用了复数“我们”,表达了要与肢体一同为神做工,担负神的使命。一定不要忽略这两个维度,要与神同工,也要与人同工,二者相辅相成。今天我们是否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呢?保罗清楚神的计划,由此他才清晰了自己的定位。这是我们需要常常思想的。 第三,晓得应付的代价。 第24节“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第29节“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保罗是以犹太人的思维模式来表达的。犹太人对世界的认识,分为现在的世代和将来的世代,而从现在的世代到将来世代之间,会有一段弥赛亚的苦难预言,神的百姓会遭受大灾难,会受苦。所以保罗在罗马书中也说,“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在理解了这个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就能明白保罗说“要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是什么意思了。 第24节的“患难”和第29节的“劳苦”是有差异的。“劳苦”是辛苦,比如来到海淀堂礼拜,我们或许需要走很远的路程。这周六举办的义工营会,我所在的小组里就有一半的肢体居住地不在海淀,所以,他们要从很远的地方来教会服侍和礼拜。这些弟兄姊妹为了服侍主要付出劳苦,就像保罗所说的“我也为此劳苦”。“患难”在现今世代不常经历了(但现今世代并不比那个世代逼迫少),保罗那个世代却常常经历,为了歌罗西人,他此刻就在罗马的监狱中。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很多人也为福音经历过患难。 保罗清楚神的计划,明白自己的定位,也晓得应付的代价——需要经历劳苦和患难。基于此,最后保罗说,“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因为明白他所受的苦,无论是患难还是劳苦,都是有意义的,是蒙神记念的,是在神的心意当中的。其实可以承受受苦的关键就是明白为什么受苦。保罗明白自己受苦是在为神受苦,他生命的核心是神,是以神为中心生活。 很多弟兄姊妹都有养育孩子的经历。孩子年纪幼小的时候,父母非常辛苦,但父母却不会感觉到苦,反倒常常觉得甘之如饴。上一周我爱人参加一个封闭式学习,不在家,我要照顾两个孩子,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特别是照顾小女儿。我最头疼的是给小女儿梳辫子,每天早上至少要用7分钟,才能勉强梳完,难为得我满头大汗。但即便如此我心里也没有苦,因为女儿是神所赐给我的美好的产业。 圣经里耶稣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吗?耶稣的父母养育耶稣可不仅仅是辛苦。当天使对马利亚说“你要怀孕生子”时,马利亚回应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马利亚清楚自己需要付上生命的代价,因为未婚先孕可能会被人活活打死。约瑟知道马利亚怀孕了,就想暗暗地把她休了,神告诉他说这是从圣灵来的,他就把马利亚娶过来,也没有同房,等待耶稣诞生,并照着天使的吩咐,给他起名叫耶稣。耶稣出生后,因为三博士的朝拜,希律王追杀他们一家三口,于是他们被迫离开以色列,逃到埃及,过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参太1:18-25,2:1-15;路1:26-38)。约瑟和马利亚经历了这些,没有抱怨,也没觉得苦。他们因着神与他们同在,因着耶稣与他们同在,真是过着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 最近两年神在海淀教会兴起了一项事工,目前有近两百位弟兄姊妹在学习圣经原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学过外语的弟兄姊妹一定会有切身的感受,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时间预习、复习、背单词、背语法等。学习班的弟兄姊妹绝大多数是中年人,还需要面对时间、记忆力和身体等诸多的挑战。但大家聚在一起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痛并快乐”。学习的过程很痛苦,但当我们面对神的话语有了一点点亮光的时候,一切的痛苦都算不得什么了。我们也知道这是神的心意,因为神愿意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他,晓得他的作为。所以,我们也就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保罗为什么在为歌罗西教会弟兄姊妹受苦的时候反倒觉得欢乐了,因为在那一时刻,他知道神与他同在。 很多弟兄姊妹非常喜欢赞美诗《我心灵得安宁》。这是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基督徒斯帕福德写的一首赞美诗。斯帕福德非常富有,家庭也幸福美满,但在43岁那年,他唯一的儿子去世了,后来的一场火灾,带走了他绝大部分的产业。1873年,他计划带家人去欧洲旅行,但因业务耽搁,便让妻子和四个女儿先行,没想到船在大西洋遇难,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乘坐几百人的船就沉没了。在船沉没之前,他的妻子带着四个女儿跪在甲板上向神祷告,一个海浪卷走了三个女儿,又一个海浪把妻子和最小的女儿也卷入到大海中。几百人的船最终只有几十人获救,他的妻子是生还者之一,四个女儿却永远离开了他们。斯帕福德听说船难的时候还不晓得具体情况,天天在焦急等待。十天之后,妻子发来了一封电报,只有四个字“唯我生还”,那一刻,他的心碎了。他乘船来接妻子,到了女儿遇难的海域,心情极度悲痛。但也是在那一刻,他经历到了来自神的安慰,他深深地确信,自己的孩子们都已经在天父的怀抱中,他们会在天上再相见。于是,他作了这首赞美诗《我心灵得安宁》。 这首诗歌,一百多年来给予了无数弟兄姊妹安慰与帮助。这是斯帕福德因着对神笃定的信仰,走出人生苦难的经历所谱写的。这首用生命见证谱写的赞美诗,能够带给处于痛苦、绝望的兄弟姊妹深深的触动、安慰和医治。 当明白神的计划,并将自己融入到神的计划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即或在苦难中,即或在劳苦中,我们的心灵都能够满有安宁与喜乐。愿神亲自与我们每个人同在。阿们!

    韩占慧

    曾被杀羔羊配得

    证道经文:启示录5:1-14 证道文字: 启示录第5章延续了第4章所描绘的天上敬拜景象。第4章聚焦于宝座和宝座前的敬拜,彰显神至高无上的权柄统管万有;第5章则将焦点转向密封的书卷和曾被杀的羔羊,揭示了神施行权柄统管万有的方式和途径。 一、无人能开的密封书卷 约翰首先看见坐宝座者(神)的右手中有一书卷,这书卷里外都写着字,却被七印封严。接着,一位大力的天使高声宣告:“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启5:2)关于书卷的具体内容,解经家们观点各异,但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谁配得开启它?因为唯有书卷被展开,神永恒计划的实现与成就才能显明。足见其分量之重。能展开书卷、揭开七印的那位,必定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他决定了神永恒计划的最终达成,掌管着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未来。这里特别使用“配”字,强调谁有资格。 这问题响彻天上、地上、地底下。然而回应令人绝望:“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因为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启5:3-4)。无论是旧约的选民还是新约的信徒;无论思想家、教育家,还是慈善家、革命家;无论圣人、英雄,还是领袖、审判官……人类没有一人配得。即使是威严圣洁的天使,也无法开启那书卷。在至高至圣的神面前,没有谁具备这资格,没有谁能洞悉永生神的心意和旨意;没有谁能宣称自己是宇宙的主宰;没有谁拥有足够的能力赎回整个受造界。 那一刻,没有谁能站出来。面对“没有配展开、配观看那书卷的”这一残酷现实,使徒约翰“就大哭”(参启5:4)。人类的结局会怎样?宇宙的终局在哪里?约翰的痛哭,源于他内心对神国度计划的深切渴望,他渴望看到神旨意的成就,罪恶被彻底清除,万物得到更新复兴。如果书卷永远打不开,神永恒的旨意和荣耀的应许不就落空了吗?约翰的眼泪,汇聚了千百年来所有神子民的泪水:那是被赶出伊甸园的亚当夏娃,在儿子亚伯被杀后流下的悲痛之泪;是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时向神呼求的哀哭之泪;也是历代信徒在苦难、绝望和难以言表的失望中,从心底发出的哭诉之泪。这泪水,正是罪恶给神原本美好的世界带来咒诅的明证。 二、曾被杀的羔羊已经得胜 就在神的子民深感自己无论多么努力敬虔,最终都难免软弱失败之时,神通过一位长老安慰他们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5:5) 无论是主耶稣颁布的“大使命”(参太28:18-20),还是神整个国度的计划,这一切的成就都不依赖人或者其他受造物,而是由道成肉身的圣子耶稣基督亲自完成的!这位出自犹大支派、大卫家族的弥赛亚,他已经得胜了。正是这得胜,使他“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启5:5),并最终使神的国度在地上完全实现(参启11:15)。约翰满怀期待,准备迎接那位“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出现时,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只“羔羊站立,像是被杀过的”(启5:6)。死亡的印记清晰地留在羔羊身上,仿佛成了一个永恒的记号。 “羔羊”这个形像在启示录中反复出现,深刻指向了神早已定好的救赎计划。回顾历史,当神把他的子民从埃及的奴役中救出来时,他命令以色列每家献上一只没有瑕疵的羔羊,用它的血来赎罪,保护他们的长子免于死亡(参出12:1-13)。先知以赛亚更是把那位背负世人罪孽的救主,比喻为被牵往宰杀之地的羔羊(参赛53:7)。这些都在预示神所预备的完美祭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使徒约翰曾亲耳听见施洗约翰指着耶稣宣告他是“神的羔羊”(参约1:35)。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约翰就在现场;耶稣复活时,约翰也进入了那空坟墓。此刻,约翰在异象中看见那“曾被杀的羔羊”,如今站在宝座、活物和长老之中,正是得胜的圣子耶稣基督!他被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环绕。这景象清楚表明,他与神同享尊荣,同受敬拜! 曾被杀的羔羊“站立”的姿态,正是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生动写照,也是他得胜的有力证明。得胜的狮子与被杀的羔羊两个完全相反的形像放在一起,更加凸显出真正的得胜途径并非依靠暴力或实际的争战,而是藉着受苦、持守和忍耐达到的。羔羊将各国、各族、各方、各民的人召聚归向神,不是通过战争或征服,而是“用自己的血”(参启5:9)买赎回来的。这清楚阐明了得胜的本质。对于正在经历患难逼迫、渴望得胜的信徒来说,认识这位“曾被杀的羔羊”,意义极其深远。 约翰的异象还描绘了这羔羊的特征:“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灵,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启5:6)在旧约里,“角”象征着能力、王权和尊荣。基督拥有神全部的能力和智慧,更被神的灵充满,被差遣到地上完成救赎的大工。耶稣以舍己的爱替我们受死并复活,为所有信靠他的人带来了终极的胜利。正因为如此,这位得胜的羔羊才配从宝座上父神的右手中接过书卷。耶稣基督的牺牲与复活是解开人类历史与宇宙命运的唯一钥匙。耶稣基督的身份和工作是了解神旨意的唯一参考,这是基督羔羊得以开启七印,接受崇拜的原因。 三、羔羊配得一切的颂赞 当羔羊接过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立刻俯伏敬拜、赞美他。对羔羊的敬拜是无法抑止的。喜悦的赞美在天上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赞美者加入羔羊面前响起的赞美歌声中。响亮的赞颂从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开始,扩展到天上的众天使,再到“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参启5:13)。所有受造之物都加入了献给圣父神和羔羊的赞美大合唱。这层层推进、高潮迭起的天上景象,把地上和天上的生命奇妙地联合在一起,荣耀地宣告了关于神的真理:神的救赎计划关乎他所创造的万物! 面对神的荣耀,我们已经准备好观看羔羊如何执行神的救赎计划。他拥有权柄,要因世界的罪和不义施行审判。神计划的结果是确定无疑的,羔羊已经得胜了!因为书卷在他手中,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内。我们可以绝对放心,神的旨意和计划必定会成就!唯有耶稣配得成就神的救赎计划。 这天上的异象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远方的景象,更是今天实实在在的力量和方向! 在困境中仰望羔羊。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患难,感到无力,甚至像约翰一样为世界的混乱、个人的软弱而哭泣时,记住那位“站立”的羔羊!他曾被杀害,却已得胜复活。他的得胜之路不是靠强权,而是藉着舍己的爱和顺服告诉我们,在神眼中,真正的力量源自十字架的牺牲和复活的生命。我们效法基督,就是在看似失败的地方持守信心,在忍耐中经历他的得胜。 回应羔羊的配得。他用血买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他国度里的子民和祭司,我们就要承认他是我们生命的王,顺服他的权柄,活出天国子民圣洁、仁爱的样式。 在每天的生活中侍奉他。无论是工作、家庭或与人相处中,都要用美好的见证来荣耀他的名,把他的爱和真理带到世界各处。 坚定永恒的盼望。书卷在羔羊手中!这给我们莫大的安慰和确据。世界的局势或许动荡,个人的道路或有坎坷,但神救赎的计划毫不动摇,正在羔羊的掌管下稳步推进。他必战胜一切邪恶,带来最终的复兴。因此,我们不再活在恐惧和忧虑中,而是带着坚定的盼望,仰望那最终的胜利,并积极参与到他现今拓展国度的使命中。愿我们都更深地认识这位配得的羔羊——我们的救主和君王耶稣基督,从他得力量,为他而活,并满怀信心等候他荣耀的再来!阿们!

    刘聪

    十字架的道理

    证道经文:哥林多前书1:18-31 证道文字: 哥林多前书1章18-31节是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一个劝勉。他劝勉哥林多教会要高举耶稣基督的宝血和十字架,“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林前1:18) 十字架的道理是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就已经设立的,是神永恒计划中一个最伟大的救赎工程。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他按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造了人类,并且将生气吹在我们鼻孔里,我们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但神晓得人有一天会远离他,所以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就设立了十字架的救赎,是为我们人设立的。 一、十字架是为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预备的 圣经记载,在伊甸园中,“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创3:21)神创造人,是愿意让我们永永远远活在他的爱中,但是罪破坏了神的大爱。于是神预备了他的爱子和十字架来修补人与他之间的关系,使我们这群本该灭亡的人能够重新回到神的怀抱,成为神的儿女。 本该灭亡的人是指什么人呢?圣经中有两处经文,一处是“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可见硫磺火湖不是为人而造的,是为魔鬼撒但、敌基督、罪所设计的,神为我们预备的是天堂、永恒的家。我们是按着神的形像、样式造的,是有神的圣洁和公义在我们身上的;第二处经文是“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弗5:5)。这两节经文分别出自约翰和保罗的口,是向当时的教会说的。因为他们已经看见了教会中的罪恶,要他们悔改。今天在座的弟兄姊妹,十字架也是为我们预备的,是为每个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预备的。 二、十字架的道理:拯救对神忠心并坚定相信的人 在路加福音2章8-40节中,共出现了三类人:牧羊人、西面、亚拿,他们分别代表了一群人,在当时的时代中都是最卑微和不被人关注的。先看牧羊人,他们“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路2:8)。牧养羊要非常精心,不能饿着,不能伤着,更不能被野兽吃了。牧羊人按着更次日夜看守着羊群,没有人在乎他们,但在主降世的那天晚上,神就单单向牧羊人显现了,并且天使告诉他们“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将这样一个大好的消息报给了他们(参路2:8-11),他们也立即把这个福音传讲了出去。 以赛亚先知曾以不同的方式多次预言了耶稣基督的降生,所以以赛亚书被称为旧约的福音书。其中预言道:“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赛11:1)。这些经文讲的都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事情,他来到地上藉着十字架拯救我们。这些预言距离耶稣基督降生大概有四百年的时间,但这些牧羊人一直没有忘记神的话语。虽然他们非常卑微,与羊群一起住在旷野,但他们的心完全是归属于神的,向神是火热的。 再看西面。西面一直在圣殿中侍奉。当时的圣殿状况很糟,耶稣在地上时,就曾经赶出殿中作买卖和兑换银钱的人(参太21:12-13),但西面一直没有离开神,他把全心奉献给神。耶稣降生第八天,耶稣的父母抱着他到圣殿中按律法的规矩给孩子行割礼。西面见过很多来圣殿中行割礼的孩子,但唯独看到耶稣的时候,他称颂神说,这就是主所立的基督(参路2:25-35)。太奇妙了!十字架的大能就是让我们的心始终和神连接在一起,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神的话永永远远扎根在得救之人的心里。 最后再看亚拿。她结婚不久就寡居,一直在圣殿中禁食祷告。当她知道救主已经降生之后,就欢欢喜喜地把这福音传讲出去了(参路2:36-38)。 他们都是得救的人。得救的人不在乎外面怎样,他们的心永远是向神敞开的,在神的话语上是忠心的,在神的应许上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他们没有怀疑、没有议论,他们知道主这么说了,就一定会成全。这就是十字架的大能,宝血的大能。 那灭亡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同样是在耶稣降生那天晚上,旷野里有天使在赞美,讲述伯利恒所发生的大事。但在耶路撒冷,仍然是一片漆黑、安静,法利赛人、文士、律法师、辩士都在这个地方。保罗说:“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林前1:20)法利赛人、文士或是律法师整天研究圣经,读圣经一定比牧羊人多,也整天在神的殿中侍奉,但是神没有向他们说话。为什么?他们故意把衣裳的繸子做长,把佩戴的经文做宽。耶稣说他们是粉饰的坟墓,里面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参太23:27)。神单单向牧羊人说话。所以保罗说:“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1:25)在保罗的时代,他看到犹太人在神面前要神迹,希利尼人即希腊人是求智慧求知识。保罗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林前1:23)。在世人眼中的这块“绊脚石”,耶稣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参太21:44)。主的话太可畏了!对于认识他的,这石头就是信仰的磐石,我们的信仰根基在磐石上不断地被建造,长成满有耶稣基督的身量。但是对那些不认识耶稣的,不把耶稣的宝血十字架当作宝贝的人,这石头就是一块绊脚石,砸在谁的身上,就把谁砸得稀烂。所以,十字架的真理是从创立世界以前一直到永恒当中永不改变的话题。 三、十字架的大能:改变我们的生命 神训练我们对神的话语敏锐反应,敏捷行动。不能像罗得那样,当天使住在他家里,告诉他所多玛将被毁灭之后,他仍然“迟延不走”,因为他对天使的话不相信(参创19:1-16)。 神要用十字架的道理拯救相信主的、愿意在主面前谦卑的人。所以,十字架的道理就是“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1:29-31)十字架的道理就是让人脱下世俗的生命,改变成属灵的新生命,让我们的全心、全人、全灵能够委身在神的面前。也帮助我们悔改,认识主宝血十字架的能力,并且去经历这能力,倚靠这能力,因着这能力让我们成为一个完完全全新造的人。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这节经文意思是说地上的账目是天上账目的影子,地上的圣殿也是天上圣殿的影子。基督徒今天在地上生活的行为方式,也是进入天堂时的一个影子,所以,没有人在地上可以自夸。世人会炫耀自己的学历、地位、财富、权力,但基督徒却要在主面前谦卑,因为不论有多少财富,到主来的那一天,一分都带不走,我们在天上有的将比在地上有的多得多,无法数算。 每年六月份是中学生的高考季,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要在这个时候得到检验。神给了我们天国的子民一个题目,给了提纲,也给了我们撰写天国论文的内容和材料,就是悔改和圣洁。我们做还是不做?怎样做?如果认认真真做了,审判的那一天我们就是皆大欢喜;如果没有做,那一天可能就是悲哀。今天地上的许多的事情已经显明了天国的道理,就如耶稣在讲论不义的管家时说,他们是“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路16:8)。今世之子尚且知道安排自己的后事,而光明之子却不为自己的永生做准备!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要做的就是敬拜和赞美神,追求神所赐的喜乐的生命,因为十字架的能力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生命。 四、十字架的道理:真正悔改的心 圣经说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伯1:1)。撒但对他进行了两次攻击,一次是攻击他的家人和财富,一次是攻击他的身体(参伯1:13-19,2:1-8)。当约伯的三个朋友口若悬河地讨论他的遭遇时,约伯内心是不服气的。虽然他相信神,也知道末了他必站在神的面前,但他对自己的遭遇还是不理解。当神在旋风中呼唤他的时候,约伯醒悟过来,看到了自己的卑微,甚至懊悔到厌恶自己的程度。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灭亡的人对十字架也是厌恶的,十字架的道理被这些不信主的人毁谤、抹黑,但对于得救的人却是宝贝,是我们进到天国的路径。 耶稣十字架的道理不是让我们沮丧,不是让我们去埋怨环境埋怨人,而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羞耻、虚假、谎言、污秽、叛逆……因为十字架的光芒能照出我们的罪恶,那时我们会像约伯一样俯伏在尘土中,在主面前认罪悔改,我们就会得到属天的喜乐和平安。 十字架的道理是让我们拥有一颗浪子回头的心。每当读到“浪子的比喻”,我都非常感恩。浪子在外漂泊的时候,穷困潦倒,凄惨到恨不得拿猪吃的豆荚来充饥,但是都没有人给他(参路15:11-16)。有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我要在这里饿死吗?不,我还有父亲,他家里有很多的雇工,口粮有余,我要回家。当浪子离开父亲的时候,是拿着自认为应得的家业,昂首挺胸地离开的。当他回家的时候,是带着死在半路的决心回去的。在犹太人的传统中,如果孩子悖逆离开了父亲,有一天回来,若父亲不接纳他,不用父亲亲自处罚这个儿子,村里的人就会用石头把他打死。圣经记载:“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15:20)儿子承认错误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路15:21)父亲却带着儿子回家,告诉所有人他这个儿子是失而又得的,并让仆人宰了牛,一起庆祝儿子的归来(参路15:22-24)。 当父亲迎接自己儿子归来的时候,他完全放下了父亲的尊严。就像主耶稣基督,完全放下了弥赛亚君王的尊严,来到地上为我们承担一切的痛苦和羞辱,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背负了一切的罪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耶稣的宝血救赎出来的。所以,在主的面前,我们没有任何可夸的,我们是自卑的、软弱的、愚拙的、卑贱的,有的只是对主的感恩。因为天父的心是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愿意我们悔改,然后转离恶,得到神永远的生命。 五、十字架的道理:传扬福音的使命 使徒保罗有知识、有才华,在当时的法利赛人中是首屈一指的。但他自己却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前1:15-16)每个基督徒都有一个使命,就是要把耶稣宝血十字架救赎的恩典讲给家里的人,同时也活出耶稣基督谦卑温柔的生命来。 诗篇第50篇是亚萨写的诗:“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神,是你的神。我并不因你的祭物责备你,你的燔祭常在我面前。我不从你家中取公牛,也不从你圈内取山羊。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神,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诗50:7-15) 我们要好好地感谢主,好好谦卑在主的面前更多地服侍主。因为当主来的那一天,世间的一切我们一样都带不走,只有我们的生命、灵魂可以进入主永恒的国度。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这就是十字架的道理,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要让世人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今天主还没有回来,宝血十字架还有效,我们还有悔改的机会,还有传福音的机会。每位弟兄姊妹都有一个使命,要把这宝血十字架的道理,以温柔谦卑的心传讲给你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每一位亲朋好友。十字架的道理就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得救的源头。阿们!

    边文爱

    危难中的喜乐与得胜

    证道经文:使徒行传5:33-42 证道文字: 使徒行传5章33-42节记载了使徒们在传道过程中遇到的危难。我将藉着这段经文跟大家分享“危难中的喜乐与得胜”。 一、使徒们遭遇的危难 主耶稣复活以后把大使命托付给众使徒:“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们被圣灵充满之后就遵照主的吩咐开始传福音,教会被建立起来,并且越来越复兴。 然而,使徒们的行为却遭到一些抵挡主耶稣之人的反对,甚至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圣经记载:“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都起来,满心忌恨,就下手拿住使徒,收在外监。”(徒5:17-18)主的使者将使徒们搭救出来,他们就在圣殿里向百姓讲说生命之道(参徒5:19-21)。守殿官和差役又把使徒们带到公会,“大祭司问他们说:‘我们不是严严地禁止你们,不可奉这名教训人吗?’”(徒5:27-28)面对这样的逼迫,众使徒没有软弱跌倒,而是勇敢地为主作见证(参徒5:29-32)。“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徒5:33) 反思我们奔走天路的过程。当我们处在信仰的瓶颈期,对神的真理不冷不热的时候,魔鬼撒但无需拦阻我们。但是当我们想竭力遵行神的旨意,尽心服侍主的时候,却常常会招致魔鬼撒但的搅扰和攻击。因此,我们要在神的面前警醒祷告,祈求主耶稣基督加给我们力量,使我们可以胜过魔鬼撒但的一切诡计,专心跟从主。 二、神对使徒施行的拯救 在使徒们遭遇危难的时候,神藉着法利赛人迦玛列对他们施行了拯救。经文记载:“但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迦玛列,是众百姓所敬重的教法师,在公会中站起来,吩咐人把使徒暂且带到外面去;就对众人说:‘以色列人哪,论到这些人,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办理。从前丢大起来,自夸为大,附从他的人约有四百;他被杀后,附从他的全都散了,归于无有。此后,报名上册的时候,又有加利利的犹大起来,引诱些百姓跟从他;他也灭亡,附从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现在,我劝你们不要管这些人,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神了。’公会的人听从了他,便叫使徒来,把他们打了,又吩咐他们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就把他们释放了。”(徒5:34-40) 我们所信的神是施行拯救的神。他能救我们的身体,很多弟兄姊妹都经历过神的医治。不但如此,神也拯救灵魂,赐我们永远的生命。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神就差遣圣灵光照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到自己是罪人,需要耶稣基督的福音。我们在神面前认罪悔改,接受主耶稣基督宝血的洗涤,灵魂就得到神的拯救。 神对我们的拯救不是一时的,而是永远的。使徒约翰说:“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保罗也讲到:“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林后1:10)神既然拣选我们成为他的儿女,就会负我们完全的责任,所以要有信心把自己交托给神,让神来保守我们。 神拯救人有很多方式和方法,可能藉着人,可能藉着事,也会藉着他的话语和真理,“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我自己就常常从神的话语中得着安慰和力量,使我能够继续在神的家中侍奉。神是全知的神,他会按照自己的美意对我们施行拯救。 海淀堂于5月17日、24日举办了义工营会,主题是“建造教会,承担使命”。神的儿女,每个人肩头都有神所赋予的使命,就是为主耶稣基督作见证,传福音。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我们的属灵生命需要不断成长。 虽然我们所走的永生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可能会遭遇困难、危险和逼迫,但神对我们的应许是:“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诗121:5-6)保罗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当遭遇逼迫和患难时,不要惊惶,不要忧愁,要知道这是神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为要操练我们的属灵生命。神是全能的,信实的,他会看顾保守我们,使我们胜过逼迫和患难,使我们的属灵生命不断成长。 三、使徒们的喜乐与得胜 虽然使徒们经历了危难,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喜乐与得胜。因为“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他们就每日在殿里、在家里不住地教训人,传耶稣是基督”(徒5:41-42)。 很多时候,我们的喜乐只是建立在属世的事情上,平安顺遂时我们喜乐,祷告蒙主垂听我们喜乐,子孙满堂我们喜乐。但使徒们以配为主耶稣的名受辱而喜乐。当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传福音被捉拿下监的时候(参徒16:11-24),他们没有忧愁,反而喜乐,“祷告唱诗赞美神”(徒16:25)。无论是坐监还是遭受鞭打或逼迫,使徒们认为这些都是为主配受的,是神的恩典。 我们要以众使徒为榜样。可能有人觉得因为信主或者传福音而被鞭打是一件羞辱的事情,但是对于以耶稣基督为个人生命中心的人而言,这不是羞辱,而是神赐给我们的荣耀和奖赏。正如彼得所讲:“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彼前4:16)保罗也劝勉我们:“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3-5)在跟随主耶稣的这条道路上,所遇到的拦阻和逼迫都是神对我们的操练,为要让我们的属灵生命得以成长,使我们可以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马太福音记载了主耶稣的教导:“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种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5:10-12)路加福音也有类似记载:“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路6:22-23) 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牺牲的路,舍己的路。在主耶稣受难之前,雅各和约翰求主赐他们在主的荣耀里坐在主的左右。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可10:38)“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可10:39)主耶稣为了拯救世人道成肉身,却被钉在十字架上。众使徒中,犹大出卖主之后肚腹崩裂而死(参徒1:18),约翰被流放到拔摩海岛自然老去(参启1:9),其余的使徒都为主殉道而死。在初期教会发展的过程中,司提反也是为主殉道的(参徒7:54-60)。 虽然遭受逼迫,但是主耶稣和跟随他的人依然活出了天父的慈爱和怜悯。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向天父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当众人极其恼怒,拿石头打司提反的时候,他跪下向主祈求:“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7:60)耶稣说:“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太10:24)作为主的门徒,我们不能奢求跟随主的道路花香常漫,纵然会遭受逼迫和患难,我们也要活出主耶稣基督的爱,勇敢地为主作见证,努力传扬主的福音。 感谢主的恩典,盼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带给弟兄姊妹两方面的启发和思考: 第一,“要常常喜乐”(帖前5:16)。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平安无虞还是遭遇挫折,都要喜乐,即使是为主耶稣基督的缘故受苦,也要喜乐。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有神的美意,为要让我们的生命得益处。 第二,要靠着耶稣得胜。主耶稣基督是得胜的君王,他已经从死里复活,胜过了黑暗和死亡,胜过了魔鬼撒但的一切诡计。保罗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7)使徒们被释放之后没有为了个人的安危而听从公会的要求,他们顺服神的旨意,继续履行主耶稣赋予他们的大使命,为主传福音。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我们要效法众使徒,靠着主耶稣加给我们的力量,把福音传遍天下,让救恩临到万民。 盼望弟兄姊妹在神的面前殷勤祷告,求神赐给我们够用的信心和力量,使我们能够胜过逼迫和患难,忠心为主作见证。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也祝福听神话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阿们!

    陈瑞红

...8...
跳至
第 8 页,共 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