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世记 45:1-8 创世记 45:1 约瑟在左右站着的人面前、情不自禁、吩咐一声说、人都要离开我出去.约瑟和弟兄相认的时候、并没有一人站在他面前。 创世记 45:2 他就放声大哭、埃及人、和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 创世记 45:3 约瑟对他弟兄们说、我是约瑟、我的父亲还在么.他弟兄不能回答、因为在他面前都惊惶。 创世记 45:4 约瑟又对他弟兄们说、请你们近前来、他们就近前来.他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 创世记 45:5 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 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 创世记 45:6 现在这地的饥荒已经二年了、还在五年不能耕种、不能收成。 创世记 45:7 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 创世记 45:8 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 神、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作他全家的主、并埃及全地的宰相。 经文:创世记 50:15-21 创世记 50:15 约瑟的哥哥们见父亲死了、就说、或者约瑟怀恨我们、照着我们从前待他一切的恶、足足的报复我们。 创世记 50:16 他们就打发人去见约瑟说、你父亲未死以先、吩咐说、 创世记 50:17 你们要对约瑟这样说、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如今求你饶恕你父亲 神之仆人的过犯.他们对约瑟说这话、约瑟就哭了。 创世记 50:18 他的哥哥们又来俯伏在他面前说、我们是你的仆人。 创世记 50:19 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 神呢。 创世记 50:20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创世记 50:21 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于是约瑟用亲爱的话安慰他们。 内容 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创世记37章1-36节和50章15-21节,讲的是约瑟与他弟兄们和好的内容。 创世记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记载约瑟的故事。约瑟是雅各的第11个儿子,是雅各所爱的妻子拉结所生的,所以约瑟受到父亲加倍的疼爱。也正是因为父亲对他特殊的疼爱,使他遭到了哥哥们的嫉妒。约瑟在他哥哥们面前口无遮拦地分享了自己的两个梦,一个是哥哥们的禾捆向他的禾捆下拜;另一个是众星、月亮和太阳向他下拜(参创37:2-11)。正是这两个梦彻底引爆了哥哥们的怒火。 在约瑟17岁那年,一次外出中他遭到了哥哥们的迫害,被卖给米甸的商人,后又被带到埃及成为奴隶(参创37:26-28)。创世记告诉我们,约瑟到了埃及也是几经周折,起起落落,受了很多苦楚。直到他三十岁的时候,成为了埃及全地的宰相(参创41:40-41)。约瑟在埃及成家立业,他给两个儿子起名字,一个叫玛拿西,意思是“神使我忘记困苦和我父的全家”;另一个叫以法莲,意思是“神使我在受苦之地昌盛”(参创41:51-52)。这意味着约瑟已经克服了思乡之痛,他决意要忘记他父的全家,在异乡开启他的新生活。就在这时,饥荒临到了埃及全地以及迦南地。 因着饥荒的驱使,约瑟的哥哥们就被雅各打发到埃及买粮食。按照神的计划,藉着这场饥荒,神不仅要把失散多年的家人聚到一起,还要彻底修复那个曾经破损的关系。在创世记第42章,当哥哥们第一次出现在约瑟的面前俯伏下拜的时候,约瑟立刻就想起多年前的梦(参创42:6-9)。当此情景出现在约瑟面前,在梦成真的那一刻,约瑟立刻就领悟到了多年来的苦难中,神的美善旨意是什么,也就是在我们今天的证道经文中,约瑟对哥哥们所说的:“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创45:7-8) 正是从那一刻起,约瑟开始策划、实施与哥哥们和好的计划。创世记42-44章,约瑟一步一步地引导、考验着哥哥们,直到创世记第45章,哥哥们通过了最后的考验,约瑟终于可以放心地和他的兄弟们相认了。在这段约瑟与他的兄弟们和好的经文中,我们可以学到在修复破裂的关系时需要注意的三点。 第一,和好的前提是有饶恕的意愿。 透过经文我们知道,是约瑟主动迈出了和好的第一步。在兄弟们还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约瑟就已经开始为和好铺路了。所以,和好的前提是约瑟怀有饶恕的意念,而不是报复的意念。 我们知道,哥哥们在加害约瑟的时候,可以说是对他恨之入骨,要置他于死地。先是想将他杀了丢在坑里,后来又想让他在坑里饿死自生自灭,最终将他卖给了米甸的商人(参创37:18-28)。约瑟被带到埃及之后被诬陷坐监,遭受了很多的苦楚(参创39-40)。所以,约瑟要饶恕兄弟们,饶恕那些加害他的人,饶恕那些想要他命的人,不是容易的事情。 当约瑟和哥哥们相认时,哥哥们非常惊惶。从他安慰哥哥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约瑟之所以能饶恕,是因为他能够洞悉到神的手一直在掌管过去的事情。所以约瑟这样说:“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创45:5)而且他三次这样说。约瑟能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神在他苦难之中有更美的旨意,这个更美的旨意和目的就是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特别是他父的全家。对于过去的事,约瑟用了全新的视角去阐释:当哥哥们在多坍将他卖掉,要加害他的时候,确实是出于恶意的。但是神却将这恶融入到了神更伟大的拯救生命的美好计划之中。神以一种非常神秘难解的方式,可以说是利用了哥哥们的恶意,成就了饥荒中拯救雅各全家的计划。所以约瑟说:“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创45:8) 约瑟请哥哥们不要为曾经把他卖到埃及这件事情忧伤自责,他安慰哥哥们,愿意饶恕他们。但约瑟没有否定他们曾经的恶,只是让他们一同把目光转向神,因为在神的手中,他们的恶竟然成了神的工具。所以约瑟不计旧恶,他没有丝毫报复哥哥们的想法,他所存的意愿是饶恕的意愿,他所存的是和好的意愿,主动迈出了和好的第一步。所以,在和好的过程之中,在修复破损关系的时候,有饶恕的意愿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和好的过程中被饶恕者的悔改同样重要。 从创世记第42章约瑟第一次见到哥哥,到第45章和哥哥们相认,这中间他刻意安排了很多事情,一步一步地去测试哥哥们,时间可能有一年之久,哥哥们几经考验之后,约瑟才和哥哥们相认。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们可能会觉得约瑟的这些做法有一点不近人情,既然他第一次见到哥哥们的时候就决定要和好了,为什么不早一点,更快地和哥哥们相认呢?这样他可以更早见到他的父亲和弟弟便雅悯。为什么还加了这么多的测试,浪费那么多的时间,白白地让他的父亲又多受了一年的苦呢? 我们要知道,只有真诚地悔改、谦卑、认罪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好。让一个人愿意谦卑地在神面前认罪悔改,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神藉着约瑟一步一步地去引领他的哥哥们,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罪。 约瑟从第一次见到哥哥们默不作声,一直到第45章,这一步一步走下来,约瑟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一样,他是沉得住气的,而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他使用的每一个手段其实都是要揭露哥哥们心中真实的想法,揭露他们生命里边的真实境况。我们看到,在约瑟的测试过程中,哥哥们不断提及加害约瑟的这件事情是他们的罪。最后的测试中,约瑟扣留了便雅悯,哥哥们的反应是愿意留在埃及一同陪伴便雅悯,甚至犹大说他要代替便雅悯留下做奴隶,让便雅悯回去。哥哥们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约瑟在整个测试中安排了很多环节,包括他给便雅悯的礼物比其他人多。在这样的境况下,哥哥们并没有因便雅悯所拥有的更多而嫉妒便雅悯。所以,整个过程中神是藉着约瑟引领他的哥哥们真心悔改,在神的面前看到自己里边的罪,从而转变。 在创世记第45章,约瑟和哥哥们相认了。因为他从犹大迫切的恳求中,看到他们已经痛改前非,已经和以前加害他的那种光景不一样了。因为哥哥们的转变,约瑟不再掩饰自己的身份。经文中讲到他在外人都退下之后,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他的哭声如此响亮,以至于埃及人和法老家中所有的人都听见了(参创45:1-2)。 在这样一个和好的过程中,被饶恕者的悔改是极为关键的。当然,这不是说关系的修复、和好,一定是做错事的人改正了,我们才可以饶恕他。哥哥们悔改不是约瑟饶恕他们的条件,是约瑟先有了饶恕的意愿,然后再一步一步引导哥哥们意识到罪,进而悔改。约瑟的饶恕是没有条件的。在哥哥们还没有任何悔改表象的时候,约瑟第一次见到他们,就想到是神使这个梦成真了,就想到这是神的旨意了,所以那个时候他已经选择了饶恕,已经选择了不报复哥哥们,愿意和哥哥们和好。但是,他的饶恕没有条件但不代表没有原则,不代表他认同哥哥们的恶,他要让哥哥们认识到罪。圣经上说,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6),在神里的爱是有原则的爱,不是溺爱。约瑟的饶恕也是如此,他的饶恕是基于神,因为他看到了神的旨意,神的美意,神的恩典。所以,约瑟是要帮助哥哥们处理罪,而不是把让哥哥们认罪当作饶恕的条件。 在这一点上,大卫和约瑟是不一样的。大卫的儿子押沙龙犯罪了,但他很爱押沙龙,愿意饶恕他。约押告诉大卫,你这样没有原则地去饶恕押沙龙,会让你的百姓很痛心(参撒下19:5-7)。而约瑟的饶恕是来自于神的饶恕,是符合神旨意的饶恕。他饶恕哥哥,不是没有原则的饶恕,他要让哥哥们意识到罪在哪里,他的饶恕是建立在圣洁的、无邪恶、无玷污的原则上。约瑟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境况让哥哥们意识到他们曾经的恶,然后懊悔、回转,最后进入到和好的关系中。 第三,最关键的是神的恩典最终成就了和好之道。 饶恕与和好是建立在恩典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被饶恕人先悔改的条件上。约瑟正是用来自于神的爱和恩典宽恕了哥哥们,和他们相拥而泣。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当雅各的全家来到埃及和约瑟相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神修复了雅各家之前那些破裂的关系。这个和好的过程是神的恩典,是神主动修复了人无法修复的鸿沟,使雅各的全家来到埃及,来到约瑟的面前,享受神藉约瑟向他们所施的恩惠。约瑟在与哥哥们相认的时候,多次提醒哥哥们,让他们把目光转向神,认识神的旨意、神的作为、神的恩典。哥哥们显然对神的恩典认识得还不够。 创世记50章15-21节,约瑟的哥哥们在父亲雅各死了之后,他们又开始担心:“或者约瑟怀恨我们,照着我们从前待他一切的恶,足足地报复我们。”(创50:15)他们虽然已认罪悔改,但想到给约瑟和父亲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让他们在罪疚中很是自责。这种罪疚感使他们生出了一种担心、害怕,他们担心约瑟会再一次报复他们。所以,他们辗转反侧,然后打发人去见约瑟,在约瑟面前求饶恕。虽然他们懊悔了,认罪了,但他们还不太明白恩典是什么,不相信恩典是无条件的,不相信赦免是无条件的。于是,约瑟把他们叫到面前,“他的哥哥们又来俯伏在他面前,说:‘我们是你的仆人。’”(创50:18)他们不敢接受约瑟无条件的饶恕,觉得总要做点什么,甚至愿意做约瑟的奴隶,他们试图付出一些代价来赚取这个饶恕,来让自己的心里踏实一些。 其实今天很多的弟兄姊妹也有这样的想法,不敢相信神无条件的赦免,不明白神的恩典是什么,不敢接受免费的救恩。当人不认识神的恩典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在耶稣基督的里边有赦罪的平安,就不确定自己得救了没有,总是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来换取祝福和恩典。 来到神的面前,无论我们是活跃的、被动的、虔诚的、不虔诚的,其实无论我们做什么,并不能让自己与神和好,从而蒙神的悦纳。保罗告诉我们:“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2:8-10) 由此我们看到,救恩是因着十字架的宝血而成就的,我们得救,我们得以和神恢复关系,是依赖于神的恩典。约瑟对哥哥们的饶恕,也是因为这个无条件的恩典。当哥哥们再一次在约瑟面前俯伏,因着曾经的恶而害怕,不信任约瑟时,约瑟落泪了,他也再一次强调和安慰哥哥们:“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现在你们不要害怕,我必养活你们和你们的妇人孩子。”(创50:19-21)约瑟再一次提醒哥哥们:你们要把目光转向神。 正因为约瑟观察到神在他身上多年来的工作,神藉着苦境雕琢他的性格,使他能够忍受苦难,能够抵挡试探和诱惑,能够在别人辜负他的时候,仍然满怀希望,所以,约瑟早就将他的仇恨之心融入神宽广的恩典和祝福里,他是被神的爱和恩典深深打动而深深转变的。所以他谦卑下来,他说自己万不敢取代神的地位来对哥哥们施加审判,他也愿意以这样的恩典来对待哥哥们,愿意用埃及最好的粮食来供应哥哥和他们的家人。 约瑟显然是从神在他身上的作为,从自己所经历的神的恩典中找到了饶恕的力量和动机。我们想想,除了神的恩典,人怎么能驯服里面的怨恨,驯服报复之心,把它转化成仁慈的心呢?人总是把怨恨藏在心里,但是那样做只会让苦毒越来越扩散,最后引发灾难。即使不发作,人也只不过是将怨恨压抑下去,而不是饶恕。唯有当我们经历到耶稣里面的奇妙恩典,经历到神对我们奇妙的饶恕,我们才会因着感恩的心,将我们和他人之间那堵隔断的墙拆毁。所以,不管是我们伤害了别人还是被别人伤害,惟有基于神的恩典,才能最终修复关系,才能在主里重归于好。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使饶恕成为可能,因为主饶恕了他的仇敌,甚至赐下了他们不配得的恩典,恩典的大能释放出饶恕的力量,打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在约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神的主权掌管一切,无论日子有多么黑暗,关系有多么破碎,无论是经历疾病、灾害、疫情,还是其他任何的困境,我们都可以靠着神的应许,向神开口呼求。我们不一定每一次都知道神在做什么,然而得胜的秘诀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神的应许,我们要相信神的意念,是赐福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这样好叫我们在末后有指望。我们总要相信神是为着我们的益处着想的。在苦难之中看见神的美意,这需要我们对神有极大的信心,相信神的掌管,相信神的慈爱。我们只有认识到神的美意,认识到神在我们生命中的恩典,才能够向他人施恩。是神的恩典化解了敌意,是神的恩典胜过了个人的苦毒和不肯饶恕的心,是神的恩典成就了和好之道。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阿们!
主日聚会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约翰福音 15:4
经文:路加福音 12:49-53 [路加福音 12:49] 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么。 [路加福音 12:50] 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路加福音 12:51] 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么.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 [路加福音 12:52] 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 [路加福音 12:53] 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 证道内容: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在基督里合一”,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在基督里分裂”。这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要求如何统一呢? 当我们仔细研读圣经,结合整本圣经的原则、属灵总纲就会看到,分也好,合也好,都是以基督为中心。所以,分是为着主,合也是为着主。看似相反,实则合为一体了。 一、对基督有准确认知的施洗约翰 施洗约翰出来传道的时候,有人问他:“你是谁?”约翰说:“我不是以利亚,我不是要来的那一位,我就是那旷野的呼声。”(参约1:21-23)当施洗约翰论到基督的时候,他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基督所要做的工概括得清清楚楚:“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而那些跟随耶稣的人,他们起初对基督耶稣的认识是不清楚的,不知道耶稣来要做什么,他们盼望耶稣能建立一个新的以色列国。直到耶稣复活,门徒的认识仍不清楚,耶稣还用了四十天给他们“补课”。四十天后耶稣即将升天,他们还在问:“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耶稣来不是要建立地上的以色列国,他来是作为赎罪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 施洗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但那在我以后来的,……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太3:11)施洗约翰是施洗者,他用约旦河的水来给人们施洗。耶稣也是施洗者,却是用圣灵施洗,使我们洁净。 二、火的施洗作用 耶稣还要用火给我们施洗。 火具有炼净的作用。火的高温可以把东西提炼到最高的纯度,同时炼净其中的渣滓。圣经也说:“耶和华熬炼人心”(箴17:3)。火临到的时候,给人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压迫、疼痛和煎熬。但是经过这一切,就必成为精金。 火还有分别的作用。经过火的东西,可以存留的,就存留了,存留不住的就化为灰烬。耶稣说:“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路12:49) 我们不仅要经历圣灵的洗,还要经历火的洗。很多人理解火的洗就是环境。初期教会(一世纪到四世纪,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在罗马帝国范围之内经历了十次大逼迫,死了无数的基督徒,也有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残酷的逼迫,不想在斗兽场中面对狮子的口,就妥协了,放弃了自己的信仰,改信罗马崇尚的信仰,拜罗马的皇帝为主。保罗在他的书信中讲过:“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10:10)“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13)在和平之时,称呼“主啊,你是主”很简单,但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有一条命令:凡是罗马帝国的公民,都必须称凯撒为主,不可违背。这就是保罗当时教导教会弟兄姊妹时的背景。 圣经另外提到火的地方,就是在“末了的时候”:“他(基督)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路3:17) 火有炼净的作用,也有分别的作用。经过火的考验,就能够分出什么是精金,什么是渣滓。 三、不以自我为中心 从中世纪到近现代,随着近代理性主义的兴起,人们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各种各样的思想因此而产生,并渗入到信仰当中。慢慢地很多人从以神为中心,转移到以自己为中心。当有人接受基督,有人拒绝基督的时候,就会彼此产生争斗。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可8:34),要以基督为主。耶稣还说,爱主是第一位的,不能爱其他的东西胜过爱主。 即使我们没有爱其他的东西,也要警惕爱自己胜过爱主。在罪恶、堕落的光景中,人分不清什么是生命之道,什么是死亡之道,也没有能力自我救赎。当我们认识基督,圣灵把基督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彰显出来,神的道进入到我们的心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更多更清楚地认识基督的真道,才恍然大悟从前的路是错的。所以,就算我们真爱自己,也是从认识基督开始,否则我们还是走在过犯所带来的死亡结局的道路当中。 四、由纷争引向合一,归回到纯正信仰 路加福音12章51节:“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基督来是要做一个分开的工作,要分别为圣,把属自己的百姓分别出来。合一也好,纷争也好,应以神的真理为先决条件。在基督里的分裂不是为了要远离神,相反是为了更靠近神,是为了更讨神的喜悦,是为了更符合神的真理的教训。 在旧约以色列人的历史当中,神兴起很多先知,先知起来就是要叫人纷争。先知以利亚兴起的时候,他就和亚哈以及耶洗别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亚哈、耶洗别奋力地去抓捕以利亚。以利亚在民中的影响使人们开始觉悟,开始对抗亚哈和耶洗别所崇尚的异教偶像崇拜。这是不和睦,但这是神的工作。为什么历世历代的众先知要起来引发这种所谓不和谐的事?因为他们要带领百姓回归到圣经真理的源头。分裂的目的从神而来的。 合一也好,分裂也好,一切都是为了基督。这才是我们今天信仰所要持守最为核心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是为着基督,都是为了讨神的喜悦,都是为了让神的道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毫无拦阻地施行出来,使神的名得到荣耀。这是基督徒一生要做的事情。今天很多人拦阻神的话、拦阻圣经的教训,总盼望圣经能够按自己的意思来,能支持自己的观点,但这不是神的意思,不是神的旨意。真正的分裂、真正的纷争不是为了远离神,而是为了更亲近神,远离错误的教训、诱导,归回原本的真理,追求与基督合一,也就是与真理合一。 保罗说:“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犹3)。基督的道是绝不可以妥协的。我们如今应当持守的是从使徒所领受的那个最纯正的信仰。保罗跟提摩太说:“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提后1:13)但弟兄姊妹,我们今天守住了多少呢?我们是丢了太多,我们不知道圣经的真理是什么,只知道很多外在的东西。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比如施洗约翰。施洗约翰出生在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大祭司,这在以色列人当中可谓凤毛麟角。起初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只有利未支派可以做祭司。后来是亚伦的后裔才可以做祭司。到亡国时期,必须是撒都的后代才可以做祭司。施洗约翰完全可以走他父亲的路,正常地长大,30岁的时候出来承担受人尊敬、很荣耀的圣殿祭司工作。但是约翰蒙神的拣选,远离在人看来荣耀的地方,到旷野,到约旦河去宣传悔改的洗礼。他穿的衣服像野人,像以利亚,他也有以利亚的心志。施洗约翰指出那个世代信仰的错误,指出那个世代的罪。他要预备人心,要让人知道错了,要有悔改的心,然后等候真正可以使他们悔改,最终产生信心果效的那一位,就是基督的到来。施洗约翰在当时的犹太社会中做的是一件引起纷争、分裂的事情,所以大希律的继任者希律安提帕把他抓起来,最后被砍头。这是神带领施洗约翰所走的路,是一条纷争的路。当时在耶路撒冷的祭司,那些研究律法主义的法利赛人、撒都该人非常不理解施洗约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对于自己所领受的很满意——只要遵守祖宗所传下来的一切就可以得蒙耶和华神的喜悦。这是他们的理解,出于人意。但是这恰恰是错的。信仰要以基督为中心,也就是以神为中心,以神的吩咐、教训、真理为中心,一切都应以此为标尺去进行。 今天很多人为了分裂而分裂,为了显示自己更属灵。像在哥林多教会当中发生的事情,我属保罗,我属亚波罗,我属矶法……弟兄姊妹,不要按人意去走我们信仰的道路,而是一切以基督为中心,分裂也好,合一也好,都是为着主。 关于纷争,再举一个改教时期的例子。从1517年马丁·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教堂的大门上起,一直到1648年,改教运动持续了131年的时间。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这些改教家从来没有想过为了分裂而分裂,他们是觉得当时的信仰有很多错误的地方,盼望能够引起讨论,然后使信仰归回正确。他们从来没有想要重新建立一套系统、一个新的制度、一个新的国度,他们只是盼望把信仰带回到起初使徒所领受的符合圣经的最纯正的信仰。在中世纪,当时的罗马天主教(今天的天主教)认为解释圣经的最高权威在教会,最后集中到教宗的手中。但是改教之后,解释圣经最终的权威就是圣经自己。如果把人置于圣经之上,那就是人比圣经还高了,这不合圣经的教训。 今天很多时候,我们又开始偏离圣经的教导和教训,慢慢又转移到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基督为中心了。保罗讲得很对:“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提后4:3)。 纷争也好,合一也好,都是为着归回圣经,都是为了回到起初使徒所传的纯正信仰,不是为了纷争而纷争,不是为了分裂而分裂,不是因着人的原因,而是为着主的关系,这是神喜悦的。所以,在基督里合一是为着与基督的道理合一,是为了寻求与圣经的教训合一,是为了改变我们自己符合神的教训;在基督里分裂,在基督里纷争,在基督里争辩,是为了把真理辩清楚,使我们都能够持守真理,讨神的喜悦。所以,出发点是一样的,中心是一样的,目的是一样的。 五、教会的盼望在基督 如今教会的盼望在哪里?未来教会的盼望在哪里?从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到如今已经有500多年的时间,那么未来的500年教会的盼望在哪里?从整个的教会的历史来看,教会的盼望就是以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中心,以神的道为中心,一切都是为了基督,一切都是围绕着他。教会的盼望在于离开以自我为中心,离开自由主义所带来的错误的教训,全教会归回圣经真理,全教会一同爱圣经,严格持守,过圣洁的生活。 今天很多基督徒不爱圣经,或者是读圣经的时候专挑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来读,那些挑战自我的经文,就把它扔到一边。这不是爱圣经。爱圣经是存谦卑的心:主啊!求你用你的话显明我里面有哪些不义的地方,好让我可以及早地觉悟,及早地悔改,以至于符合你的吩咐,讨你的喜悦。这是爱圣经,这是以基督为中心。我们不应盼望基督围着我们转,以我们为中心,而是我们越来越小,他越来越大。这也是约翰所讲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 教会的盼望在方式上不是靠讨人喜悦的方式带来教会的复兴,而是靠圣经教导的方式。圣经教导的方式就是尊主为大,是传使徒所吩咐、所要传的属灵的真理教训,而不是按我们自己的意识去传。耶稣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28:20)。教会的盼望,不是靠讨人喜悦的方式,乃是严谨地查考圣经的话,明白以后去严格地遵行,持守圣经的教训,不妥协。保罗对提摩太讲的总义就是用圣经教导的办法引导教会,才是教会真正的前途和盼望。所以要查考圣经,要好好地研读圣经,回归到圣经当中去。圣经教导的办法不是靠讨人喜悦,而是彼此切实相爱,持守主的道。 教会的盼望不是靠人的努力。教会起初就是圣灵在做工,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所以教会的盼望不在人,而在神。历史的每一次所谓的分裂也好,或者是耶利米所讲的拆毁也好,最后都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这都是神在做工。 当神光照我们明白圣经的真理之后,当神呼召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对神有怎样的回应?我们在永恒当中的价值就取决于我们对神的回应是如何的。当我们正确回应的时候,我们就在神所定的计划和他永恒的旨意当中有份。相反,如果人拒绝神,不遵守神的道理,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对于神的计划和他所要成就的事情,人的拒绝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神该成就的他一定要成就也一定会成就,只不过人在神的计划和旨意当中就没有份了。人不会对神的工作产生影响,神的工作不会因着我们而停止,他一定要做成。第一代以色列人不能进迦南,神再兴起一代人照样进去,而作为第一代的以色列人就永远不能够体会到流奶与蜜之地是如何的光景,因为他们拒绝了神,不愿领受神所想让他们明白的。 弟兄姊妹,我们应当有危机感,有警醒的心。对神有正确的回应是很重要的。教会的盼望在于神,教会的盼望在于人存心追求讨神的喜悦,一切以基督为中心,一切都是为了基督。这才是教会未来可以继续走下去,继续为主在世代当中作见证的正确的方向。 愿主能够籍着今天的分享,开启更多人属灵的眼睛,使我们的信仰谦卑地回到神的里面来,去重新查考神的话语,检查我们里面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有没有与圣经相违背的地方。求神光照我们,我们尽早归回才是教会的盼望,我们尽早归回才是我们在永恒当中可以存留的价值。阿们!
经文:路加福音 16:19-31 [路加福音 16: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路加福音 16: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路加福音 16: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餂他的疮。 [路加福音 16: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路加福音 16: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的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路加福音 16: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路加福音 16:25] 亚伯拉罕说、儿阿、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路加福音 16: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路加福音 16:27] 财主说、我祖阿、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路加福音 16: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路加福音 16: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路加福音 16: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路加福音 16: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证道内容: 路加福音16章19-31节记载了财主和讨饭的拉撒路在地上的生活以及亚伯拉罕与财主在永恒当中的对话。 经文首先展示给我们的是两个人在地上不同的生活:“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路16:19)财主生活很富有,很舒服,享受着他所拥有的一切,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路16:20-21)拉撒路被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所抛弃和嫌弃。讨饭的拉撒路与财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文接着讲到:“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路16:22-23)。两个人去世之后的情况有了一个完全的反转。 是不是财主一定下地狱,穷人就一定上天堂呢?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不是钱财的多少,而是生活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去向。 在这段经文的前面,耶稣讲到一个不义的管家。这个管家因有人向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失去了主人的信任。当主人要辞掉他时,他用即将要失去的管家的身份和权力来为自己的日后谋生(参路16:1-10)。做管家时不义,被辞了以后更加不义。 在圣经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被称颂的财主。路得记中记载了一位名叫波阿斯的大财主。路得和婆婆从摩押地回来之后,靠拾麦穗为生。路得到波阿斯的田里去拾取麦穗的时候,波阿斯看到就对路得说:“女儿啊,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要常与我使女们在一处。我的仆人在哪块田收割,你就跟着他们去。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里喝仆人打来的水。”(得2:8-9)更可敬的是波阿斯还对路得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愿耶和华照你所行的赏赐你。你来投靠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下,愿你满得他的赏赐。”(得2:11-12)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波阿斯是一个非常敬畏神的人。他是一个大财主,但他敬神悯人。他怜悯这个从外地跟着婆婆回到犹大地,靠捡麦穗维持自己和婆婆生活的小女子路得,并恩待她。波阿斯还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得2:15-16) 还有一个财主名叫撒该,他是一个税吏长。他不仅有钱,还有权有势。他想要看耶稣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由于人多,自己身量又矮,不能看见,他就跑到前头,爬上桑树。他为要见耶稣一面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参路19:1-4)。就像保罗所说:“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心里有神的人,不看外面的东西;心里没有神的人,才会看外面的东西。这就是区别。耶稣看到撒该的时候,“对他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他就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众人看见,都私下议论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5-8)这是一个真以色列人要办的事情。摩西的律法当中记载得很清楚,如果亏欠了人就要偿还四倍。撒该是一个税吏,是一个财主,但是他懂得圣经中的话语。今天他见到耶稣了,他要按照神的教导,兑现一个亚伯拉罕的子孙当兑现的事情。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9-10) 撒该的举动对今天的基督徒也同样是一个榜样。我们需要到主的面前求他赐给我们力量,行出主耶稣基督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教导和教训。 拉撒路和财主的故事,耶稣是讲给法利赛人听的。法利赛人就是地上的财主,因为他们在地上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任何的准备、打算。他们是传讲神律法的,但是他们从来不去兑现,只是教训人而自己不去遵守;他们虽然服侍神,但所求的还是地上的虚荣。在他们的眼里,耶稣就像拉撒路一样分文不值。耶稣也知道自己未来所走的路是被人唾弃、被人辱骂、被人鞭打,自己为救罪人死在十字架上,流出宝血,第三天从死里复活。虽然人不重视他,但是耶稣所做的是遵照父神的吩咐,最后在十字架上兑现。耶稣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耶稣的道路,就是我们今天跟随耶稣基督脚踪的人所走的道路。路加福音16章14-15节描述到:“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法利赛人这种在人面前自以为义的表现,在神的眼中看为是可憎恶的,因为神看人的内心不看人的外貌。法利赛人所做的都是给人看的,所说的都是给人听的,他们里面没有神,不会为自己的未来和归宿去作精心的安排和打算,也不会为自己未来的归宿去付出实际的行动。这是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耶稣说:“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路16:16-17)意思是律法一点一画都不能落空,因为赐律法的那一位是永恒的,他所说的话同样是永恒的,不会改变。无论人的行为怎样,神都是按照他自己的旨意、计划和安排,他是永不改变的神,他是公义和圣洁的神。 这段经文有三个核心内容: 第一,相信并敬畏耶稣基督的人,今天的生活只是进入永恒的一个过程,是必经的一个经历。但是,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就忘记了我们未来的归宿,完全被世界中繁忙的生活所占据。我们忙着处理孩子的事情、家庭的事情、夫妻的事情、父母的事情、学业的事情、工作的事情,好像一直都忙不完,时间久了,我们就忘记了我们将来要去哪里。直到有一天突然的事件临到我们,比如身体的变故等等,人才会醒悟,才会停下脚步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和永生。通过读经和祷告,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在向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生活。我陪着孩子一直从小直到他进入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反思我们基督徒和神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孩子一出生,我们父母就为孩子定下了目标,按着这个目标执行对孩子的教育计划,直到他完全自己独立为止。为什么父母要为孩子做这样一些精心的计划和安排?因为我们知道,孩子有一天肯定要经历高考,孩子未来一定要进入社会。我家孩子在初中的时候,我经常跟他强调要好好学习。初二的时候告诉他,再有一年要中考了;初三的时候告诉他,再有几个月要中考了。他当时总不在状态。有一天中考真的来了,他自己坐在考场中才醒悟过来——原来是真考啊! 真的有一天,我们要回父家的。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的住处;……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2-3)耶稣去为我们预备住处,他还要回来,他要接我们到他那里去。弟兄姊妹,这是真实的。我们现实的生活是进入永恒的一个过程,一个经历,就像我们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是在为进入大学预备。这个过程一个步骤都不能少,落了一步那就很难追上去。弟兄姊妹,作为基督徒,今天我们敬拜神、寻求神,真的也同样是在赶考,看到最后是否可以进入天国。 我们看到,财主穿着紫色的袍子和细麻布的衣服,天天奢华宴乐。谁愿意离开这样的生活?拉撒路浑身生疮,没有吃的,拣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狗来舔他的疮。谁愿意这样活着?但是有一天我们都要离开这个地上,各自到自己未来的归宿中去。财主喊着:“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路16:24)到那个时候,这样的呼求还有人应吗?还能像活着的时候做财主一样呼风唤雨,享受那样的生活吗?不能了。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25)财主自己在世的生活决定了他要到那个地方。财主还不死心。亚伯拉罕又说:“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路16:26)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尚有机会改变,但到了未来就没有办法改变了。 所以耶稣告诉我们,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地上,就是寻找拯救世上的人,他要完成一个最终的计划,就是在十字架上流出宝血,来赎买我们离开罪恶。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跟随耶稣基督,在现实生活中时刻为将来回家作预备。 第二,神的道是永不改变的,神是永恒的。神的话也是不改变的,只要遵守听从就可以了。“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路16:27-28)这个财主觉得自己在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一点对神的信仰,现在希望他还活着的弟兄们能悔改,就想委托拉撒路把信仰带给他家里的人。“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路16:29)财主很执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路16:30)财主认为,拉撒路如果复活了,他的弟兄见到了听到了一定会悔改的。 第三,人性的悖逆。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路16:31)弟兄姊妹,耶稣基督藉着亚伯拉罕和财主的对话告诉我们:信仰和生活是统一的,要抓住今天,预备将来。虽然人性是悖逆的,但是藉着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赎,我们可以为进入荣耀的国度做好准备。 弟兄姊妹,我们从这三次对话中听到了什么?耶稣藉着亚伯拉罕和财主的对话讲给法利赛人的时候,法利赛人嗤笑耶稣,瞧不起也不愿意听,不愿意悔改。对于信的人来讲,听到主的话他就会信。对于不信的人来讲,看见了,他们也不会信,听得越多,看得越多,心里越是刚硬。在圣经中就有这样一个人,埃及的法老。神为救他的选民,在埃及地行了最多的神迹,但是每一次的神迹却让法老的心更加刚硬,他会用更多的理由来诋毁羞辱耶和华神。我们今天作为主的门徒,听了主的话和教导,就要照着遵行,实打实地去做。哥林多前书1章18节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 下面我们看几个听了耶稣基督的话,看了耶稣行的神迹也不信的人。马太福音12章22-32节讲了耶稣医治了一个被鬼附着、又瞎又哑的人。“众人都惊奇,说:‘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但法利赛人听见,就说:‘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啊!’”(太12:23-24)所以耶稣说:“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15:14)像这样的人给人讲的越多越糟糕,听的人也越糟糕,因为明明看到是耶稣把鬼赶出去了,他却说,耶稣靠着鬼王别西卜赶鬼。 还有一处记载在约翰福音,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6:54-55)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7-68)耶稣对信的人和不信的人同样的问话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对于信的人,看见了就信了;对不信的人,看见了他也不会信,而且会更加刚硬。对于信的人,听到神的话,就喜欢去遵行,这样的人是有福的。 还有一个例子记载在路加福音7章1-10节。“有一个百夫长所宝贵的仆人,害病快要死了。百夫长风闻耶稣的事,就托犹太人的几个长老,去求耶稣来救他的仆人。他们到了耶稣那里,就切切地求他说:‘你给他行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为他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路7:2-5)这个人在犹太人心目当中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人。耶稣就和他们同去。离那家不远,百夫长托几个朋友去见耶稣,对他说:“主啊,不要劳动,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你,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路7:6-7)弟兄姊妹,这是多么宝贵的信心!为什么百夫长能有这么大的信心?这就是信仰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例子。他拿一个官和下属的关系来举例说耶稣基督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他说:“因为我在人的权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对这个说:‘去!’他就去;对那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你作这事!’他就去作。”(路7:8)这是他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生活和工作的模式,他就是这么差遣自己的仆人,吩咐自己的兵的。“耶稣听见这话,就希奇他,转身对跟随的众人说:‘我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路7:9)不是少见,是没有遇见过。“那托来的人回到百夫长家里,看见仆人已经好了。”(路7:10)这就是百夫长的信心,他相信只要耶稣基督一个吩咐,事就成了。 耶稣在地上的教导和教训很多都是关于生活中的事情的,我们在生活中就可以去践行。悔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天国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主祷文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11:2)耶稣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悔改、我们的信仰、我们信心的培养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像这个百夫长一样。我们中间有很多弟兄姊妹是为人父母或为人领导的,如果我们能够以身作则,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同样也能够像这个百夫长一样,充满信心地到主耶稣的面前。 让我们把信心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结果。我们的信仰不是取决于自己的判断,而是完全扎根在耶稣基督的话语、权柄、荣耀、能力、救赎中。若如此行,我们信仰的根基就能够“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1:3)。这是神给我们每一个信他之人的祝福和恩典,是给我们每一个信他之人的应许,这样的应许和祝福是永不改变的,因为这应许和祝福是出自一位永不改变的神。阿们!
经文 列王纪上 15:1 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央登基作犹大王。 列王纪上 15:2 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 列王纪上 15:3 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的顺服耶和华他的 神。 列王纪上 15:4 然而耶和华他的 神、因大卫的缘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叫他儿子接续他作王、坚立耶路撒冷。 列王纪上 15:5 因为大卫、除了赫人乌利亚那件事、都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一生没有违背耶和华一切所吩咐的。 列王纪上 15:6 罗波安在世的日子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列王纪上 15:7 亚比央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比央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列王纪上 15:8 亚比央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的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 列王纪上 15:9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十年、亚撒登基作犹大王。 列王纪上 15:10 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一年.他祖母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 列王纪上 15:11 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列王纪上 15:12 从国中除去娈童、又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 列王纪上 15:13 并且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他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他的偶像、烧在汲沦溪边。 列王纪上 15:14 只是丘坛还没有废去.亚撒一生却向耶和华存诚实的心。 列王纪上 15:15 亚撒将他父亲所分别为圣、与自己所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奉到耶和华的殿里。 证道内容: 因着疫情的缘故,教会聚会经历了几次线下转线上,但非常感恩的是,弟兄姊妹的心没有因着线下聚会的停止而远离了神的教训、远离了十字架的盼望、远离了圣灵的带领,反倒更加爱主,更加地敬虔,更加爱慕主的真道,更加渴慕主耶稣基督的话语。 今天我们分享的经文是列王纪上15章1-15节。这段经文讲述了以色列分裂后,分成了北边的以色列和南边的犹大。所罗门把王位传给儿子罗波安,之后又传给孙子亚比央,前后历经6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敬拜偶像,远离耶和华神的教训,使犹大国以及百姓陷在罪恶当中。 从这段经文中我总结了三点教训。 一、追求真道,远离罪恶 罪是一个难以破除的习惯,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神应许大卫,他的后裔要持续不断地坐在耶路撒冷的宝座上,直到万代。但因着所罗门王晚年的悖逆,使以色列王国从高处跌入低谷。列王纪上11章3-4节:“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他的一千个妻子,很多都是外邦人的公主,她们不仅将金银财宝带到了以色列,也将自己的风俗、信仰带到了以色列的王宫当中,以至于所罗门的心被她们诱惑,去随从别神,不效法耶和华神。这就是所罗门晚年的罪。 在所罗门离世以后,列王记上第14章告诉我们,罗波安继承了他父所罗门的王位,但“犹大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犯罪触动他的愤恨,比他们列祖更甚。”(王上14:22)“他们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王上14:23)罗波安离世之后,他的儿子亚比央继承了王位,“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王上15:3)这段经文让我们明白了罪是难以破除的习惯,是根深蒂固的,子孙三代都是如此。罪就如同网罗一样,紧紧地将他们困在牢笼之中,不仅使他们自己的家陷入罪恶当中,也使整个国家以及百姓陷在罪恶当中。 在教会因疫情停止线下聚会的期间,弟兄姊妹们仍在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仍旧渴慕主耶稣基督的话语,藉着线上查经团契的带领,共同查考圣经,紧紧地抓住主耶稣基督,在主耶稣真理、生命的真道上不偏离左右。因着我们相信神是真神,渴慕他的话语,我们便没有远离神,使自己陷在罪恶当中。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追求主耶稣的真道,远离罪恶,得耶和华神的喜悦,拥有他所赐下的平安、祝福与恩典。 二、行耶和华看为正的事 藉列王纪上15章1-15节,我们看到以色列人60年的光景。从所罗门晚年到他的儿子罗波安,再到他的孙子亚比央,这三代君王都拜外邦人的偶像,使以色列民陷在罪恶当中。但耶和华神没有远离他们,在他们陷在罪恶当中的时候,为他们兴起了一个新的王——亚撒。亚撒渴慕神的话语,在耶和华神的面前大有爱心、信心与敬虔的心,因着他手中所做的工,使南国的犹大原本陷在罪恶当中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亚比央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的城里。他儿子亚撒接续他作王。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十年,亚撒登基作犹大王。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一年。他祖母名叫玛迦,是押沙龙的女儿。”(王上15:8-10)首先,“亚撒效法他祖大卫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王上15:11)其次,“从国中除去娈童(以色列人本应靠祭司来献祭,但罗波安、亚比央却建丘坛拜偶像,靠美貌的男孩子来献祭,使国民陷在罪恶当中)”(王上15:12);第三,“除掉他列祖所造的一切偶像”(王上15:12);第四,“贬了他祖母玛迦太后的位,因她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亚撒砍下她的偶像,烧在汲沦溪边”(王上15:13-15)。亚撒首先清洁了自己的家。因此,他使以色列人从罪的网罗当中得到释放,再一次成为耶和华神所喜悦的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 尽管今天线下的聚会又再次停止了,但是我们要时刻记住远离一切的罪恶,因为罪就如同网罗一样会将我们困住,就如同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难以破除。藉着亚撒王在犹大国所做的一切事情,让我们明白,我们当渴慕耶和华神的真道。耶稣基督是耶和华神的独生爱子,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惟有靠着他我们才能得生命。无论线下的聚会停止与否,我们都应像亚撒王一样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除去生活中的一切偶像,让我们的家成为一个圣洁的居所,在家中建造耶和华神的祭坛,把自己当作馨香的活祭摆上,成为耶和华神所喜悦的圣洁的选民。 三、与神立约 历代志下15章3节:“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没有训诲的祭司,也没有律法,已经好久了。”这是以色列民当时的光景。亚撒王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之后,他又带领南国犹大的百姓再次来到耶和华神的面前,领受耶和华神的教训、律例、典章,与耶和华神立约,要照着神的话去行,去过每日的生活。“他们就立约,要尽心尽性地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代下15:12)。“尽心、尽性”指的不仅是外在行为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改变。获得身体的自由相对容易,寻求心灵的自由才是艰难的。亚撒知道,人们若只是将可见的偶像打掉,却没除去心里的偶像的话,仍旧是在罪的辖制当中。因此,他又再次带领南国犹大的百姓来到耶和华神的面前与他立约,将对耶和华神的信心放在他们里面,并要往下扎根,将信仰的根基牢牢扎在磐石之上。 “那时国享太平”(代下14:5)。因着亚撒所做的一切,他们破除了罪的网罗,以色列人征战得胜,四境平安。我们当前虽然在疫情之中,但耶和华神作我们的居所,我们在他里边就有平安。我们应当更加地敬虔,远离罪的捆绑与辖制,远离一切偶像,只单单地渴慕神的真道,尽心尽性寻求神的带领,藉着祷告时刻洁净我们的内心。“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所以,我们要把一切不宜的、黑暗的、神所不喜悦的都挪去,让自己的心成为圣洁的居所,让神住在我们里面,引导我们每日的生活,做一个耶和华神所喜悦的儿女。 约翰福音2章13-16节:“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我们今天也要如此效法主耶稣基督,若想破除罪的捆绑和辖制,挣脱罪的网罗,我们必须洁净自己的心,清除一切的杂念,挪去一切的偶像,并要时时刻刻高举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荣耀赞美神。 让我们彼此代祷,彼此激励与建造,过在地如同在天的生活。亚撒已经给我们做了美好的榜样,就是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将娈童除去,将偶像除去,带领百姓与神重新立约。也愿弟兄姊妹在自己家中过一种更加敬虔、圣洁的生活,破除远离罪的辖制与网罗,成为耶和华神圣洁的选民。愿神保守我们,让我们胜过疾病,胜过疫情,胜过这个时代,得蒙更大的祝福!阿们!
经文:希伯来书 5:11-14,6:1-12 希伯来书 5:11 论到麦基洗德、我们有好些话、并且难以解明、因为你们听不进去。 希伯来书 5:12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本该作师傅、谁知还得有人将 神圣言小学的开端、另教导你们.并且成了那必须吃奶、不能吃干粮的人。 希伯来书 5:13 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练仁义的道理.因为他是婴孩。 希伯来书 5:14 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 希伯来书 6:1 所以我们应当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 希伯来书 6:2 各样洗礼、按手之礼、死人复活、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 希伯来书 6:3 神若许我们、我们必如此行。 希伯来书 6:4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 希伯来书 6:5 并尝过 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 希伯来书 6:6 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 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希伯来书 6:7 就如一块田地、吃过屡次下的雨水、生长菜蔬合乎耕种的人用、就从 神得福. 希伯来书 6:8 若长荆棘和蒺藜、必被废弃、近于咒诅、结局就是焚烧。 希伯来书 6:9 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且近乎得救。 希伯来书 6:10 因为 神并非不公义、竟忘记你们所作的工、和你们为他名所显的爱心、就是先前伺候圣徒、如今还是伺候。 希伯来书 6:11 我们愿你们各人都显出这样的殷勤、使你们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 希伯来书 6:12 并且不懈怠.总要效法那些凭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